經典黑白電影《羅馬假日》裡,不僅有帥哥和美女,還有流傳於世的名言:「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世界這麼大
英國《號角》作者白崖寫到:旅行,讓我們走到戶外接觸截然不同的風景風俗,使眼光得以開闊,見聞得以增長,人生得以豐富,所以旅行的意義並不在於拍了多少照片,走了多遠的路,而在於旅途中是否找到了與往昔不一樣的自己,否則不如看明信片算了。
見得世面多了,就會發現原來在意的那些糾結,根本算不了什麼,從而找回迷失的自己,不再執著無謂的堅持,重拾生活動力。人也變得謙虛,因為眼見山河的巍峨壯觀、奇妙偉大,會不禁感嘆生命其實是那麼渺小又那麼可貴!
宋代王安石在褒禪山旅遊時,因未深入洞底就退出來而心有戚戚地說:「天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見,旅行不止於遊山玩水,而是錘煉意志、體驗人生、開拓智慧的旅程。
旅行,是人生旅程的縮影,不只增加對地球的認識,也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塑造有價值的人生觀。讓我們來一場生命洗滌的旅行,去感同身受詩人的心境:「上帝啊,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篇》八篇4節)
人生像旅者
在澳洲的鄭鷗牧師筆下,人生與旅行有三個相似之處:
第一,同行者很重要。「人生中如果有同心的人,和你一起走人生的路,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都是一個極大的恩典。在你的生命裡有沒有這樣的知己與你同行呢?」
第二,需要不斷探索。「我們對人生也應該有探索的精神。現代人大部分都要為生活忙碌,少有機會停下來思想一下人生下一步該怎樣走。一場瘟疫就可以奪去全世界幾百萬人的性命,你有沒有思想過,怎樣過一生才能更有意義?」
第三,旅行都不是永久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經歷人生的甜酸苦辣,走過歲月的高低起伏,有歡笑,有淚水,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會過去,就像旅行會結束一樣。我們需要思想的是:在一生的旅程中有什麼收穫?」
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還有什麼比認識主耶穌那般更美的祝福呢?《聖經》中那些最有信心的人所羨慕的是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那裡是永恆生命的盼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