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0年11月, 專題

老有所E——探討長者在疫情之下的網絡社交

維奇

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網絡,這現象由疫情爆發以來更顯著——與親友聯絡、購物、訂外賣、預約服務、上班、上學甚至上教會,都能在網上完成。可是當我們關在屋中,眼睛看著屏幕時,往往會忘記不在視線中的長者。他們可能是獨居,也可能是在安老院中,在疫情之下沒法如常得到家人的探望,也未能使用網絡科技來進行社交。根據一項相關研究,長者在使用網絡科技方面有以下的主要障礙:

  1. 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是新手或沒有「科技頭腦」,有些長者則對學習新技能缺乏耐性。
  2. 恐懼:長者會擔心把儀器弄壞,或者作出無法修正的錯誤。他們也擔心個人私隱問題,或易受錯誤信息所影響。
  3. 身體機能:因自然衰退或者病患,難以配合儀器的操作。例如字體太小、聽力損失、口齒不清等。
  4. 文化差異:有些長者會主動使用社交媒體,而有些則偏向被動,擔心不知道使用社交媒體後會帶來什麼效果,又或者對其他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感到不滿而抗拒。
  5. 缺乏社會資本:長者個人的社交網,對鼓勵和持續支持他們使用網絡科技和社交媒體非常重要。如身邊沒有人提供設備並教曉他們使用,他們傾向不願起步嘗試,也沒有理由要繼續堅持。

新加坡有機構推出數個虛擬診所,幫助長者融入科技社會。長者只需要學習安裝、認識和使用特定的網上會議軟件(這對約六成的長者而言,是一個能掌握的過程)。長者可以與診所的志願者在網上進行個人互動、諮詢,如網上購物、網上銀行操作、看病等的技術問題,以減輕他們的無助和擔憂。

在英國,「視頻護理電話(Video Carephone)」讓長者與其親友或照料者保持聯繫。此電話其實是平板電腦,使長者能在家中與其他人「面對面」,幫助對抗孤獨感,也提供簡單卻重要的網上照護,如提醒按時服藥等。通話的另一方也可以遠端控制長者的平板電腦,幫助他們修正技術問題。

然而,有許多長者因失智症或記憶退化等情況,令他們學習使用電腦或智能手機非常具挑戰性。如果安裝了家居智能組合,即使長者不懂使用電腦,也能按一下按鈕或說出指令來與親友保持連繫。這類人工智能接收器也可以成為中風康復者的復康工具。由於接收器要求使用者相對清楚地說出指令,在與它「交談」的過程中,能推動長者持續練習控制口部肌肉,在改善發音的同時,人工智能也會學習使用者的講話模式,讓長者使用科技時越來越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