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3年3月, 青少年園地

(漢字遊戲室)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

吳寶娟

四歲的晴晴是中英混血兒,父母在家只說英語,母親是華人,希望幫助晴晴抓緊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母親參照一些中文語言教科書,作為教導晴晴說簡單的中文句子,例如「你叫什麼名字?我叫XX」、「我是中英混血兒」,目的是讓晴晴能夠懂得運用中文與別人打招呼。可是,讓我們細想四歲的晴晴,是否會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地向別人打招呼並作自我介紹?因此,從語言教科書的打招呼句子作為口語練習,對於晴晴日常生活的情境並不相關。

五歲以下的幼兒在日常的生活,普遍是表達自己需要什麼,例如「我想要什麼?」、「我感覺怎樣?」。在幼兒語言發展的初階,他們從運用身體語言到說出人物或物件的名詞,是經過重複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接觸到的情境而「獲得(Acquisition)」的語言經驗,與從課室或傳媒、書籍而「學得(Learning)」的語言經驗是有所區別的。若希望幫助幼兒抓緊發展雙語或多語的語言黃金期,需要了解他們學習語言的方法,幼兒是將這兩種學習模式同時交替進行,例如父母和幼兒談話是他們「獲得」的語言經驗,而父母和幼兒親子共讀是「學得」的語言經驗,而三歲以上的幼兒開始察覺說話的聲音可以與圖像相關,所以有些父母在家會運用「全語文學習模式(Whole Language Approach)」,作為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因為幼兒是閱讀拼音系統的文字,文字的音形相通,與漢字單字單音的字形是截然不同的。回顧三歲以上幼兒辨認形狀的能力,他們能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甚至是長方形,反映幼兒的視覺可以掌握簡單的線條圖形,而全語文的學習模式,是在幼兒生活的環境中貼上文字,例如屋內的家具貼上枱、椅等的文字。因此,當運用實物教導幼兒漢字時,需要考慮字的筆劃數量,例如在人像照片旁邊貼上「人」字,在水樽上貼上「水」字,在心形物件貼上「心」字等等,促進幼兒從日常生活的情境學習漢字的能力。

若讀者有意了解更多幼兒學習漢字的方法,歡迎聯絡筆者,使用在Facebook網頁「Tangram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Centre」。

(作者為博士、前香港教育大學講師、英國註冊幼兒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