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澔明(Raymond Tang)
假期固然能夠給予學生一個腦袋休息的時間,但不少教師及家長都認為長假期的後遺症頗多;曾經有媒體以「假期綜合症」來形容這種情況。
學生假期後的心理狀態一般都是學習動機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假期時節目豐富,相對學校上課當然放假時做的事自然較有趣吸引;另一個問題是自律及自我控制能力低,需要較多的師長提示才能完成工作。
漫長的暑假即將到臨,為避免或減少長假期對孩子學習表現的影響,家長應該平日就協助他們逐步建立自學控制,令孩子明白學習是他們的責任,不是家長的工作,減少他們對成人的倚賴。
要掌握的自控技巧包括:
定下每天工作/休息的常規:時間、地點、活動;
安排工作/休息的次序;
做任何學習活動時培養先閱讀指示及例題的習慣;
進行學習活動時家人最好齊齊響應,甚至張貼時間表,公告家中各人以避免被騷擾。
家長因着孩子的年齡,在主導或親子共同協商下訂立一個清晰的作息時間表,令他們有目標地度過這段不用上學的日子。與此同時亦趁機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及責任感,安排他們參與家務及整理自己的生活環境。
訂立這段期間的工作重點,不要只是做補充練習,要確定孩子有充分休息及娛樂的時間。幼稚園及初小的兒童需要成人協助他們做決定。對高小至中學的學生,家長應給予較大的自由度。具體做法:
較年幼的孩子,家長設計暑期作息表時,應多用圖畫表示並口頭解釋其意義,基本上每15-20分鐘學習或比較需要專注的活動後就要有3-5分鐘的休息時間。成年人的現場指示是不能避免的安排。
初小程度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們一起訂定工作及休息時間,成年人的角色是檢查小朋友對時間分配的可行性。這個時期的兒童可以專注25-30分鐘學習,然後才休息5-10分鐘。如果家長需要工作,電話上的跟進也可以。
高小至中學階段的學生家長應讓孩子自行設計時間表,他們可以應付45-60分鐘的學習才休息10-15分鐘。一般情況成人只需間中用電話跟進並找機會稱讚子女,以表達父母的關注與信任。
所有安排最終目的是逐步減少陪伴及協助,從而幫助孩子確立由上帝所賜的「剛強、仁愛、自律的心」。(參《聖經•提摩太後書》一章7節)
(作者為作者為英國執業律師及資深教育心理學家,內容只供讀者參考,而並非為個別人士提供法律及心理學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