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梓敦(安寧服務社工)
自古以來,中國人為了避免直接談論死亡,發展出不同詞彙來代表死亡,例如去世、與世長辭、仙遊等,亦有「去了」、「走了」、「掛了」和「賣鹹鴨蛋」等較為通俗和口語化的用字。面對這些隱晦的說法,成年人能夠理解背後的意思,但對兒童來說,就難以完全明白,甚至有可能令他們感到困惑或傷害。
多年前有一位四歲女孩的家長聯絡我尋求協助,原因是她同住的爺爺在一個月前因病去世。家人由於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此事,所以對她說爺爺已經「去了很遙遠的地方」。孩子聽到此事後便問爺爺何時回來,當父母表示他永遠不會回來之後,孩子便一直吵鬧,嚷着要父母帶她去那個很遠的地方找爺爺。後來,當她一直等不到爺爺回家,而父母亦沒有帶她去找爺爺,她開始認為是因為自己頑皮不聽話,所以爺爺拋棄了她,不想再見到她。
又有一位年輕母親因末期癌症而一直在家休養,有一天她因身體嚴重不適需要再次入醫院接受治療,當時她的兒子亦目睹此事。後來這位母親因病離世,期間沒有出院回家,家人亦沒帶孩子探病和見她最後一面。由於孩子一直認為母親仍在醫院當中,所以經常表示掛念母親和希望她可快些回家。由於長期無法見到母親,令孩子逐漸出現無故發脾氣和嚎哭的情緒問題。有時候,當死亡事件不幸發生,成人一廂情願認為能夠保護孩子的言行,反而會令兒童受到負面影響。對孩子來說,被親人離棄的傷害可能比死亡更加深遠,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再被愛。
要向兒童表達死亡,最理想的說法就是直接告訴孩子那個人已經「死了」。但有一點必須注意,死亡本身是一個甚為複雜和抽象的概念,兒童未必能夠完全明白何謂死亡,因此需要同時加入一些較為具體的描述,例如他不再需要吃飯、不可以走路、不會呼吸、身體會變冷、沒有心跳等等。另外,亦可以加入一些與平常生活習慣有關的說法,例如他不會再陪你玩或不可以帶你上學。孩子或者會提出不少問題,懂得回答的就儘量坦承回應。如果不懂得如何回答,可以直接說「不知道」,而不需要勉強給予答案。
如果成人對死亡避而不談,又或者煞有介事般迴避相關話題,兒童就會容易產生一種觀念──死亡是不好的東西,而且不應該公開談論。可是在兒童的世界裡,死亡從不陌生,甚至是十分常見。既然不能在成年人身上得到有關死亡的知識或資訊,他們就只好在朋輩或其他外在地方自行尋找答案,去滿足好奇心。這些知識和資訊究竟是正確或錯誤,又或對他們有益或有害,都是我們無法得知的。要有效向兒童解釋死亡,同時教導他們正確的死亡觀念,成年人首先要檢視自己面對死亡的態度。唯有抱持開放和坦承的態度,再加上相關知識和技巧,相信每位成人都能好好幫助孩子認識生命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