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萍
華人的含蓄文化,在夫妻之間實在盡顯!尤其年紀漸長之後。絕少看見華人年長夫妻手牽手,更不用說像洋人般互相擁抱。
洋人夫妻總常常稱呼另一半「Darling」、「Honey」、「My Love」。華人夫妻很多都不會稱呼什麼的,一開口就直接了當,開門見山的說出要說的,頂多稱呼一聲「喂,替我拿這個那個!」「嗨,幫我做什麼什麼!」──很典型的華人夫妻的生活對話。
在餐館外賣店行業的夫妻,似乎更加添一個普遍的問題,不知道是否因為做飲食業工作的繁忙關係,又或是工作量多而令情緒長期處於不能放鬆的狀態,令很多夫妻不會閒情地輕鬆聊天,相反,時常因小事起衝突。
很多飲食業的夫妻似乎沒什麼可作話題對話的,平常只有重要事情,或兒女的事情,又或店鋪的事談一下,其餘的都似乎沒有什麼可談的了。在店鋪一起工作,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溝通之外,忙碌時就是各站各的崗位,你站前台我做後鑊;閒下來的時候也都是你看你的雜誌,我玩我的手機,河水不犯井水,不吵不鬧就算是恩愛了。
偶爾親戚或朋友中有些八卦傳聞或特別事情的,也會聊一下,之後又回復到冷冷的淡而無味的氣氛中。
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有孩子熱熱鬧鬧,蹦蹦跳跳,家庭氣氛也可維持熱鬧活潑;那時無論夫妻之間,又或跟孩子們一起,話題也頗充足的。但夫妻之間的對話,似乎跟孩子的年歲成反比,孩子越長大,夫妻之間的話題就越少。越來越覺得「一切盡在不言中」,「老夫老妻,心照啦,不用說出口。」加上年紀大了,不像年輕時那麼執着和堅持,吵架也自然少了,甜蜜言語,打情罵俏更是覺得肉麻,哪能說出口呢!
然而問題在於有矛盾發生時,不再是吵架爭執,而是冷戰,進入冰河期,你我不相識般互不相干。
其實任何關係都要靠着愛和溝通才能維持親密和長久;沒有對話,就好像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既不熟識,又怎能了解明白對方。既不了解對方,又哪能包容呢!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7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不一定是甜言蜜語、浪漫感動,但必定要有包容、接納、信任作基礎。人無十全十美,看一下自己,缺點不會比對方少。
夫妻同心才能長久同行。《阿摩司書》三章3節:「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