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2年10月, 健康寶鑑

(心安家寧) 一直存在的關係

梁梓敦(安寧服務社工)

1996年可算是哀傷輔導的重要分水嶺。
由20世紀初期開始,哀傷輔導的重點目標之一是協助喪親者放棄(Relinquish)或切斷(Detach)與死者的所有實際連繫和心靈關係。如果家屬未能達成這目標,則可能阻礙他與在世的人建立新關係,長遠看甚至會影響精神健康。當時,有些輔導員建議家屬丟掉所有死者的物品和相片、永遠不可再談及有關死者的事、永遠不可去拜祭死者等。此外,亦有輔導員協助家屬忘記所有關於死者的回憶和片段。雖然這些方法看似難以達成,甚至有點苛刻,可是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因此仍然有很多輔導人員和學者支持及同意這說法。

後來,即使越來越多學者對放棄和切斷關係這概念抱有懷疑,但始終未有人能正式帶來改變。這情況一直維持到1996年,三位學者Dennis Klass、Phyllis R. Silverman和Steven L. Nickman邀請了多位從事哀傷輔導的專家,編寫了一本新書《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這本書開宗名義指出,要健康地面對哀傷,並非切斷關係,反而應該與逝者重建和維持一份持續的關係。雖然這嶄新的說法跟過去幾十年的哀傷輔導目標完全相反,但竟然迅速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並逐漸成為主流。著名的哀傷輔導學者William Worden在「Continuing Bonds」的概念提出後,亦修訂他在1982年創立的《四個哀悼任務》理論,將最後一項任務「將情感活力從逝者身上放開,轉移投注在另一段關係上」,改為「生者開始餘生之旅,同時找到一個記憶逝者的方式」。

自古以來,與逝者保持連繫都是一件非常自然,並且合乎很多人生活習慣的事。中國文化強調慎終追遠,指出後人應該以虔誠態度祭祀和紀念祖先。選擇保留逝者的物品、繼承祖先的手藝、與其他人分享逝者的往事等,這些例子在我們的社會中比比皆是。由於每個人的哀傷方式都可以獨一無二,因此每位家屬都可擁有獨特的連繫方法。例如過往我曾經在輔導中,協助一位9歲的小女孩寫信給天上的媽媽。我亦試過陪伴一位80多歲的獨居婆婆往墳場拜祭去世的丈夫。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應該尊重,而非干預或批評家屬的連繫方法,除非該方法對當事人的生活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又或者會危害自身或別人的安全。

自從20多年前「Continuing Bonds」的概念被提出後,世界各地已經有很多研究確認與死者保持連繫並不會令家屬沉溺在哀傷之中。相反,這份連繫往往能成為他們重新振作的力量來源,因為家屬會感到逝者縱然已經離去,但卻沒有消失;從來都沒有失去他/她,相反他/她已經住在你的心裡,每天都在為你打氣,並且一直陪伴你慢慢前行,一點一滴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