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2年3月, 健康寶鑑

(心安家寧) 勿再誤解「五個階段的悲傷反應」理論

梁梓敦(安寧服務社工)

從事臨終關懷及哀傷輔導的人,必然會認識Elizabeth Kubler-Ross,就算你從未聽過她的名字,都可能曾經聽過她最著名的理論「五個階段的悲傷反應(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and Loss)」。由於Elizabeth本身是一位精神科醫生,而且具有豐富照顧臨終病人的經驗,在1969年寫了《On Death and Dying》這本書,並且第一次提出臨終病人會經歷的五個悲傷反應,這理論後來更擴展至描述喪親家屬的情緒。五個階段的悲傷反應分別是:否定(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憂鬱(Depression)及接受(Acceptance)。這理論在當時可算是跨時代的概念,因為該年代有關臨終病人情緒狀況的研究確實不多。Elizabeth在提出這理論後,一方面為她帶來極多讚許,但同時亦受到不少批評,因為後來有不少人發現病人會有很多不同的悲傷反應,不單單只有五個,而且反應亦不一定會根據她提出的次序而發生。

就着以上批評,Elizabeth在她生前撰寫的最後一本書《On Grief and Grieving》中,親自寫出以下兩段文字,為她的理論作出澄清。

「『五個階段的悲傷反應』問世30年來遭到許多誤解,這段期間它的內涵經歷了不少改變。這套理論絕不是要簡化複雜的情緒,而是試圖描繪出許多人面對失落的反應。當然,每個人的反應會因經驗不同而異。悲傷是很個人的,正如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獨一無二。

「我們透過『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五個階段,學習接受親人離開的事實,慢慢釐清自己的感覺,然後繼續人生的旅程。但這幾個階段並不是直線進行,換言之,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所有的階段或依序發生。」

在上述的新版本中,Elizabeth認為由於每個人與離世者的關係和回憶都不相同,所以沒有人是可以擁有完全一樣的悲傷反應。換言之,每個人經歷的悲傷階段數量都有不同,例如有一位病人只會經歷其中三個階段。另一方面,悲傷階段的排列亦沒有既定次序,例如另一位病人可以先經歷憤怒、然後才是否定、沮喪、討價還價和接受。

或許有人認為Elizabeth即使已經重新介定她的理論和想法,但仍然有所不足,因為她將臨終病人和喪親家屬的複雜情緒過度簡化,例如憂慮、恐懼、麻木、自責等情緒就沒有包括在內。縱使Elizabeth的理論未必完美,然而她提出的概念,可算對後世臨終關懷工作的重點和文化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全面照顧病人身、心、社、靈的需要,是現代臨終關懷的基本概念。在50年前,根本沒有太多人會去關心病人的情緒,但Elizabeth卻能夠透過自己的知識和觀察,以先導者的身分提出五個階段的悲傷反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