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韜
小時候,先父經常教訓我,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要珍惜飯碗裡面的每一粒飯,不可浪費。以前的人明白稼穡艱難,所以十分珍惜物資,這個觀念跟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憫農》,正是一脈相承。
這首詩是這樣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農人在烈日當空之下耕作,汗水滴落泥土之上,餐枱上的米飯,都是農夫辛苦的成果。言下之意,不要浪費米糧;古人這個不浪費的觀念,其實是緊扣著今日的環保觀念。
不過,現代人物質豐富,視「粒粒皆辛苦」為無物,吃剩的食物往往隨手就丟棄,忽視了浪費和環保之間的關係。
李紳說,要愛惜米糧。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耶穌仍然在世的時候,祂就已經身體力行這樣做了。《聖經》記載了耶穌所行的一個「五餅二魚」神蹟——耶穌曾經將五個餅和兩條魚擘開,分給五千人吃;這個神蹟叫人人都吃得飽足;接著,耶穌還叫人將那些吃剩的零碎收集起來。為什麼要收集那些吃剩的零碎呢?就是因為「免得有糟蹋的」——不想糟蹋,不想浪費剩下的食物。耶穌這個不浪費,不糟蹋的做法,正正就是現代環保觀念中,要珍惜食物,珍惜資源的最佳演繹。
《憫農》這首詩,出發點在於憐恤農人的辛苦,而今天當我們讀到「粒粒皆辛苦」的時候,就更應該想起,耶穌說「免得有糟蹋的」那種不浪費的環保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