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1年5月, 健康寶鑑

(資優培訓) 教養孩子走 當行的道

鄧澔明

趙媽媽形容孩子從小就十分好動,性格亦比較反叛及不肯遵循成人的指示。雖然去年9月才正式入讀小學,短短的數個月已接到老師的多次投訴。行為表現包括發脾氣、與老師鬥嘴及上課時扮超人,學校旅行的時候更因為自作主張離開大隊,令其他人花了很多時間把他尋回,弄得很不愉快。

媽媽曾經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管教小朋友的行為,但結果往往失敗以致十分沮喪。例如外出前跟他約法三章要表現良好,他在家中答應會遵守的規矩轉眼間已忘記得一乾二淨,即使有時用體罰也只會有極短時間的效用。另一方面他的活躍表現不是長期性的,偶然也會有相對安靜的時候。曾經安排到健康院檢查,但在簡短的諮詢下,院方認為不是過度活躍症,於是只是安排了爸爸媽媽參加親子課程,但成效似乎不大。

事實上這個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不俗,歲半時已學懂26個英文字母,兩歲半就會將唐詩朗朗上口,現在放學後都能夠將老師所教的轉述出來。自理能力頗佳,有時媽媽忘記在家課冊上簽名,他會主動提醒她,自己亦會收拾上課的用具,社交行為偏向較成熟,因此無論去那裡都會很容易結識到新朋友。雖然未曾經過正式的評估,但種種跡象顯示,這個小朋友很大機會是資優兒童。

其實較聰明的孩子的學習或行為等情緒問題,如果盡早得到適當的輔導服務時,即使最嚴重、最惡劣的情況也會有可能轉變的餘地。就如在《聖經‧箴言》廿二章6節對我們的提示:「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問題是很多時候,可能是家長針對的方向不正確,以至用了錯的方法,於是便會有治標不治、吃力不討好的情況出現。小朋友目前看似不當的「壞」行為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單是針對行為作管教未必有效。

雖然表面看來升學的轉變,可能是做成孩子行為問題的原因,但凡事要從簡單入手,在考慮客觀因素前應了解問題行為發生的細節。家長應嘗試先調查清楚小朋友在學校裡哪一些課堂有不當行為的出現,再要求老師去記錄行為出現前後有哪些事情發生。

有很大可能只是孩子到了某教師的課節,因為過分沉悶的緣故而做「壞」行為,解決方法是為他安排合適的課堂活動,根據他的能力安排適當的訓練。另一個出現問題行為的可能原因,是每次只要他做出不當行為時(如「扮超人」),周遭的同學立即叫囂起哄,加上老師的喝止,令他有如明星的感覺。處理方法是減低環境的反應,令他覺得沒趣而停止該行為。

因此多了解一下行為的背景,多作一些資料搜集,就更能對問題行為對症下藥。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協助,以免親子關係的發展長期受到影響。可惜在英國能夠提供中文 (包括廣東話及普通話)及有基督教信仰為基礎的專業輔導機構不多,目前仍提供服務的僅有新葉心理輔導及以諾心理輔導。

(本文作者為博士、教育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