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1年12月, 遊子情

鄉土情濃: 暖爐上的饅頭片

林夕心

天氣轉涼,一轉眼又已經入冬了。每到換季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兩天胃部感覺不適,於是自己烤了一些Cracker(餅乾),在胃不適的時候拿出來吃,緩解一下症狀。自從到了英國,似乎很多食物都是用烤箱烹調,而饅頭、餅這些食物再次加熱的時候,也是很方便地放進麵包烤箱(Toaster)裡,按一下開關而已。這個溫暖的午後,吃着自己烤的Cracker,雖然香脆可口,充滿了穀物和堅果的香味,但不知道為何,卻讓我懷念起小時候吃的饅頭片。

黑乎乎的爐火

小時候家家都是燒蜂窩煤生暖爐取暖,就算爐子新做好的時候是再鋥亮的亮鋁色都好,用上一段時間總會變成黑乎乎的。而我,似乎沒有見過新的爐子,這是聽那位無事不知的工匠——三姨丈講給我聽的。所以在我的印像中,似乎從我記事起,外婆家的暖爐就是黑的,一個差不多50-60公分的長方體,靠後方的位置向上連着管道通向房頂,長方體的上橫面中間還有個小蓋子,用火筷子勾起來,就可以往它裡面加蜂窩煤了,爐子的前面有個小開口可以左右滑動,是用來打開清理爐灰的。這個黑乎乎的暖爐其貌不揚,但是把水壺架在上方的蓋子上,不一會伴隨着一壺滾開的水,壺笛就鳴了;要是把鋁鍋放在上面熬粥或湯最好不過了,因為這樣的爐火燒着的不會過旺,小火煲出來的粥或湯味道香濃。對我而言,這暖爐最神奇的地方不在它中間那個小小的灶,而在長方體上方爐火周圍的鐵邊框。似乎烙餅、饅頭,甚至魚肉乾、白薯放在上面夠一定的時間,都會變得非常美味。

「滋滋響」的饅頭片

而對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就是暖爐上方中間的小蓋子上煲水、煲粥或煲湯,還有周圍的一圈不到十公分的黑乎乎的爐面上擺放整齊的饅頭片或白薯。時不時會有燒水或者煲湯的水汽溢出來,滴在爐面上,就聽到「呲呲滋滋」的聲音,這聲音雖然並不悅耳,但是每每聽到這聲音,伴隨的往往是烤饅頭片或白薯的香味。小時候白麵並不是無限量供應,每次外公的工廠發了白麵票後,家裡就會做很多的白饅頭,然後放在蓋簾上存起來,吃的時候都是放在這爐火上加熱。因為我小時候胃不是很好,所以外公外婆都會把白饅頭留給我吃,而為了省煤氣罐裡的氣,放涼的饅頭再加熱都是放在這個黑乎乎的暖爐上,用爐火的餘溫把它烤熱來吃。所以那時候吃的饅頭片上面經常會有一些黑乎乎的烤糊的位置,因為暖爐邊框位置有限,受熱不均勻,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那香脆可口的饅頭片,那在烤的時候會在爐火上「滋滋」唱歌的饅頭片。後來煤氣罐慢慢被國家取締了,很少有人在用。蜂窩煤也漸漸消失了。當然那黑乎乎的暖爐自從外婆去世後,也就慢慢淡出了我的視線。

現在的生活雖然很方便,烤箱也好,Toaster也好,都要比那黑乎乎其貌不揚的爐要便利快捷。可不知為何,我依舊喜歡那有時候會被烤糊的饅頭片。烤到金黃帶點黑色的暖爐饅頭片,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味道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