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4年3月, 生命的旋律

城寨「追龍」潘靈卓

曾福

「追龍」在廣東俚語中是吸毒,描繪了癮君子用錫紙加熱海洛英、吸索烟霧的形態。當年在香港九龍「城寨」佔地僅六畝半,卻在歷史的狹縫中變成「三不管」的地域。城寨人口超過三萬,都是社會中被遺忘的底下階層;裡面沒有任何城市衛生設備,排泄廢物在不見天日的溝渠中轉來轉去;更充斥着賭場、妓寨、鴉片煙館、賭場、白粉檔等等不法活動。不同黑社會勢力為自保利益,用強暴手段你爭我奪。

在香港毅然下船

上世紀70年代,當一些年輕人在「追龍」中迷失自己,在中英港政府都避談的地方中自掘墳墓時,卻來了一位英國單身少女,在城寨中追逐這些「追龍」青年,用基督耶穌的大愛和大能,改變了不少生命。這位傳奇人物名叫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城寨中人暱稱她「潘小姐」。潘靈卓在1944年出生於倫敦,家境良好。她喜愛音樂,就讀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她自少跟隨父母參加教會,一位宣教士的分享,奇妙地鐫刻在她腦海之中。畢業後,她計劃遠赴非洲宣教,但處處碰壁。她確信上帝呼召她到海外傳揚福音,但不知道確切地方。

她向教會的牧長求助,獲得一個獨特的建議:「買一張能去到最多城市又最便宜的船票,讓上帝告訴你在哪裡停下來。」在父母同意下,她買了船票,離開英國。那是1966年,她22歲。輪船經過了很多國家,在不同城市泊岸。當到達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時,潘靈卓心中泛起激情,感到這就是上帝要她到的地方。她毅然下船,要求入境。當時,潘靈卓身上只有一百港元,只夠她生活三個月。

「潘小姐」走進城寨

潘靈卓很快找到工作,教授英文及音樂。不久,一位在城寨開展福音工作的宣教士,邀請她在星期天來幫忙。那些不怕人的老鼠、穢亂不堪的環境、五、六十歲仍靠賣淫滿足毒癮的妓女、兇神惡煞的黑道人物……凡此種種都沒有讓潘靈卓害怕,相反,她深深感到這些人何等需要福音,更為自己終於找到目的地而感到歡喜、平安。她花在城寨的時間越來越多,為此,她甚至推卻了其他薪資優厚的職位。

在城寨,她看見很多破碎的生命和家庭。那些十多歲就吸毒的,絕大多數來自父母離異或離世的家庭;他們進出監獄,無人愛他們,無人告訴他們人生其他的選項。為了更多接近他們,潘靈卓在城寨創辦了青年中心,提供康樂活動,教他們唱歌,假日帶他們出去郊遊。很多從來未被人接納、被人愛的青年人,被這地方吸引。因為來的人數越來越多,引起了一位黑幫頭目的注意,甚至派了一位手下去監視潘靈卓。

這位被派去監視的年輕人,最終走進青年中心,聽到潘小姐所講的耶穌基督。他把自己辛酸的故事告訴潘小姐。潘小姐鼓勵他接受耶穌基督,祈求幫助。當他真誠禱告後,感到如釋重負;更重要的,是多年的毒癮奇蹟地即時戒除!

類似情況陸續發生,一些在毒海掙扎的青年聽見,也要來看個究竟。潘靈卓會帶着一群年輕人到離島住宿,讓已戒除毒癮的,去幫助那些新來的年輕人。那位幫派頭目更邀請潘靈卓見面,表明自己雖然從事非法勾當,但卻痛恨毒品,更明白上癮後難以戒除。他向潘靈卓表示,他幫派中任何人能戒毒,都可選舉脫離,不作追究。十多年後,這位幫派頭子也成為了基督徒。

政府肯定她的工作

為了幫助這些青年,潘靈卓更開放自己的家,讓他們遠離毒品的誘惑,因為賭場毒檔本就是他們的居所。這確實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上帝一一為潘靈卓準備妥善。

先是陳太。陳太很早守寡,只有一個兒子,卻染上毒癮。當陳太的兒子再次被捕坐監時,潘小姐去探望。陳太獨自病重在床,已經多日未進食。陳太在絕望中,決定把自己餓死作為了斷。潘小姐與一些年輕人,天天煲雞湯帶給陳太,開解鼓勵她,也為她禱告。陳太經歷耶穌基督無條件的愛,身心都得到醫治。後來,她放棄了信奉多年的偶像,接受耶穌,更主動到潘小姐的家中,負責打掃及煮飯。陳太與附近的街市攤販熟落,為潘小姐不斷成長的家供應價廉物美的食物。

香港政府也肯定潘靈卓在城寨的工作,為她預備其他不同的地方,舉行聚會及幫助有需要的年輕人。1981年,潘靈卓正式成立了「聖士提芬會」,在香港不同地區,協助吸毒者、妓女及幫派人士。在2000年,在他們宿舍住宿,接受幫助的就有200人之多。1988年,英國政府為表揚潘靈卓的貢獻,向她頒授MBE勳銜。1991年,香港大學向潘靈卓頒發榮獲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自1987年起,香港政府開始遷拆城寨,改建成為公園。1995年工程完成,公園開放,其中設有「潘靈卓峰」,記述潘靈卓的事蹟。潘靈卓亦將自己經歷寫成《追龍(Chasing Dragon)》一書。

「追龍」不是神話、不是小說,而是引證了《聖經•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的應許:「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親愛的朋友,您也想要得到這新生命、從綑綁中得釋放嗎?請向主耶穌誠心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