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斌
上帝能通過看不見的大氣電波,向張蓓打開通往天國的大門;她深信上帝也能通過不同媒體的福音信息,尋到失落的你。
一把溫柔動聽聲音
張蓓讀初中的時候,父母為了讓她和哥哥好好學習英語,於是買了一部日本牌子的收錄機。夜晚,趁著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張蓓撥弄短波頻道玩著,沒想到她把頻率調到1.3千赫附近的時候,突然有一把溫柔動聽的聲音傳出來:「聽眾朋友好,我是雅芳,這裡是台灣益友廣播電台!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節)。」
憶起第一次接觸福音的情景,張蓓依然非常激動,說:「80年代的中國內陸,從來沒聽過這樣溫婉的語調,坐落在大學校園裡的家屬區,每天早晚高音喇叭播出的,永遠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歌曲,或是模式化的各種通知。此刻,這把聲音就像潺潺的溪水,悅耳極了!」張蓓一下子就被這天籟之音吸引着,此後每天晚上就偷聽台灣的廣播,但小小年紀還是不太明白,誰是基督、誰是耶穌。聽了一段時間後,張蓓就悄悄問身邊的小夥伴,可知道耶穌的故事,絕大多數同學都搖頭擺手,不知道也不感興趣。最後有個同學說:「我認識一位教堂的師娘,或許她懂!」張蓓趕緊要求去找她。
六塊錢買首本聖經
見到那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家時,張蓓問:「我想知道基督是什麼意思?」老人家立刻送上一本《基督要道》小冊子給她,裡面簡要解釋了聖父、聖子、聖靈,以及基督教信仰的框架; 然而,這本小冊子滿足不了張蓓的求知慾,大人們也回答不了她提出的問題,她只好每天晚上通過大氣電波,繼續探索信仰之道。
張蓓投入工作後,張媽媽給女兒介紹她的基督徒同事李阿姨;此後,這位阿姨給張蓓講了很多《聖經》故事及自己的見證。李阿姨告訴張蓓:「在母親年輕時,父親就去世了,家裡兄弟姊妹多,生活很苦,但基督的愛給了我們一家很多的幫助和支持,母親一生所經歷的恩典,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上帝的真實和大能。」有一次張蓓去上海出差,在李阿姨的媽媽陪同下,第一次踏入教堂的大門。當時,她內心充滿興奮和好奇,雖然自己並不富裕,口袋只剩十幾塊錢,但她還是用六塊錢買了生平第一本《聖經》,並在扉頁上鄭重地寫下:「90年初秋,上海懷恩堂。」這本《聖經》一直保留至今。
受洗後積極傳福音
隨着大陸改革開放,有許多移民北美的華人信徒悄悄回國做傳教士,開始零星地建立一些家庭教會。張蓓因此有機會經常受邀,參加家庭教會的《聖經》學習。她說:「多年來,某大學的物理老師堅持給大家傳福音講《聖經》。一天他問我說:『這個星期日會舉行浸禮,你想不想受洗?』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其實當時真不知道受洗是什麼意思。那是1994年1月一個寒冷的早上,在一間很破舊,黑壓壓擠滿了人的小房子裡,當天約有七、八個人受洗;當老師叫到我名字的時候,我就起身,然後跪下,他問我:『你相信耶穌嗎?』我說:『我相信!』此時眼淚止不住地嘩嘩掉下來!我知道上帝愛我!」
受洗後,張蓓和李阿姨商議,出錢找私人印刷廠翻印台灣林曾秀芬姊妹的《豐盛的生命》。這本小冊子結合日常生活,深入淺出地講述上帝的道,對傳福音很有幫助。同時,張蓓開始給自己的家人傳福音,親人看到小蓓的見證,以及了解基督信仰真諦之後,先後都信主受洗。之後,跟張蓓一起長大的三個閨蜜,也在好友的影響下紛紛相信了耶穌;她亦在同事中間播下福音種子。此外,她更從小就給自己的女兒講耶穌的故事,9歲時就讓她接受洗禮。
頑梗父親終信耶穌
然而,在多年傳福音的經歷中,張蓓感覺最大的挑戰是父親依然不願相信耶穌。他是中國典型的知識分子,不求當官發財,也不願跟風參加各種政治運動,雖然他不反對家人信主,但卻固執己見。近幾年老人家身體健康越來越差,最後癱瘓在床;多年來,張蓓從沒放棄給父親傳福音,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明白上帝的愛。一天李阿姨來訪,並向張爸爸道出人生短暫且脆弱的現實,最後他竟答應讓李阿姨為他作決志禱告,接著張蓓立刻邀請牧師來給父親施洗。
張蓓回憶說:「當時牧師坐在床邊,給爸爸講了一個多小時《聖經》真理,爸爸全程睜著眼用心聽。施洗時問他為什麼信主,他指指天說:『為了到上面尋找幸福。』受洗一個月後,爸爸在安睡中去世了。」幾年前,張蓓隨丈夫帶著孩子移民加拿大,雖然語言和生活習慣上有種種不適應和挑戰,但最教張蓓開心的是,她可以暢所欲言地向朋友、鄰居傳福音,也可以無拘無束地去教會。回想自己前半生,張蓓說:「上帝能通過看不見的電波,向我打開通往天國的大門;祂也能通過不同媒體的福音信息,一直在尋找你,愛你!」朋友,你可知愛你的上帝正在尋找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