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1年10月, 專題

社論: 快樂的教育

白崖

英國一向重視教育,國人受教育的比例,以及整體的成績也相對比其他歐洲國家為高,但是近年有些社會研究卻發現,英國孩子的幸福感明顯低於其他國家的孩子。換句話說,雖然英國社會一般人在工作或事業上的成就感非常高,經濟能力也相對比二戰以後的前30年高出很多,但是幸福指數在實質上卻沒有明顯的提升。

這項發現難免引起人們的關注,有些教育界人士於是推動在學校的規定課程內,採用「教導快樂(Teaching Happiness)」的形式,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雖然它並非強制性,但是不少私立學校相應調整學校的課程內容,讓學生有機會談論更多學習以外的事情,教導他們面對成長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問題,如人際關係的管理、如何應對負面情緒,如何實現抱負等等。如理查德•拉亞德在其著作《幸福:新科學的經驗》所提倡的「韌性思想」——即提高孩子們承受生活壓力的韌性。

另外一種教學措施,是幫助學生「愛上學習」,消除「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心態,提高學生對學科的敏感度,重視吸收、參與感,甚至對學科產生「癡迷」,為學生在學習上產生幸福感;這樣的學習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轉變「學習是為了提高物資享受」的錯誤觀念。

英國BBC傳媒曾有一部長達九集的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14名來自社會各個不同階層孩子的成長過程,從他們七歲開始,每隔七年採訪他們一次,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人生的起伏波折。這部紀錄片的原初目的是要探索孩子們的不同「資產階級」,如何影響他們的成長;以及「教育」在孩子的人生和前途裡所扮演的角色。大部分受訪的人都在他們14-49歲之間,面對人生非常坎坷曲折,甚至是艱難困苦的遭遇。有在努力中成功的、有經歷數次婚姻失敗的、有流浪街頭、風餐露宿的,各人隱含許多人生的缺陷、遺憾與掙扎。在最後一集,當他們都已經是63歲、頭髮發白的老人時,娓娓道來一生的遭遇,無不承認「資產階級」與「教育」對他們的影響是不能否定的,但是人生絕對不僅僅如此。父母婚姻的健全與否、對挫折的正面態度、信仰中的人生觀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也才會真正決定他們人生的幸福感。

或許這是我們華人在英國社會裡,對孩子的教育觀需要有改變的地方。教育的其中一個目的,固然是希望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條件,但是它不應該是最主要的;如何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才是最寶貴。耶穌在《聖經》裡有一句話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提醒讀者不要只懂得積財,而是要懂得生活——生活是一場充滿酸甜苦辣的經歷,在這些經歷中,我們是否能活得精彩,在乎我們懂得多少,而不是擁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