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1年7月, 生活資訊

(BNO專欄) 尋覓學校

岑偉鵬

相信所有選擇移民的家長都以教育為重要的考慮。所以,那些經過網上吹捧學校好的地區,突然間當地房屋及學位的需求大增。

很多心急為求「入校網(Catchment Area)」,爭相向房地產代理求房若渴,不論租或買,造成推高價錢。這種情況是客人一手造成的,亦不能埋怨。選好了房子,以為申請就近心儀的學校應該十拿九穩,情況又往往差強人意。熱門地區的學校,學位已經飽和,根本供不應求。老實說,你心儀的學校,其他人也會趨之若鶩,不單單是新移民,即使是本地的居民,也為這事而早有部署。有些名牌中學炙手可熱,本地的家長已經在小學階段,預備孩子考入學試。試問剛到埗的新移民,又怎樣和這些早有預備的人爭學位呢?

這種趕搶霸的風氣,有些是本土家長的,他們都有精心的策劃;有些是外來的家長,他們都有戰鬥的心態。這樣下去,又怎不會造成衝突和仇恨呢?

選擇小學是為了上中學,選擇中學是為了上大學。那麼,家長可以代子女選擇心儀的大學嗎?難道除了牛津劍橋就沒有別的選擇?牛津和劍橋的學生,大多來自英國傳統收費昂貴的公立學校(Public School) (*附註),那麼在選取政府學校(State School)的小學和中學的策略上,是不是出現錯誤呢?

另外一個錯誤的選校方式是憑Ofsted報告,或龍虎榜(League Table),但這些都不是可靠的指標。

首先,孩子上大學絕不應該順從父母的擺佈。他們有自己的喜好和理想,父母不能強迫子女就範去哪一間名牌大學和唸什麼專業,來滿足父母自私的慾望。現實告訴我們,很多悲劇因此而生。

第二,英國有超過一百間具規模的大學,何苦把精神集中在牛劍呢?孩子有能力,可喜可賀,必定上到大學,而每間大學都各有專長。

英國教育講求獨立思考,自我創新。孩子若是開心上學,那一間就是適合他的學校;有愉快的學習經驗,就贏在起跑線。如果什麼事都由父母刻意安排,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了。

*附註:傳統的英國名牌公立學校,即類似香港的名牌直資或資助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