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4年6月, 智慧之窗

(法理情) 自我控制

鄧澔明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週末,張女士和朋友趙女士,各自帶着自己的孩子,到大型玩具店閒逛。雖然她們基於過往經驗,出發前已與小朋友約法三章,孩子也分別答應只看不買。但當他們走到模型車的貨架前,趙女士的4歲孩子鬧着要買一輛消防車,相對地張女士的8歲孩子雖然看得出是十分希望擁有新玩具,但仍然能夠按捺着自己的情緒,只是眼角間流露出渴望的眼神。

在每個人的家庭生活中,類似上面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讀者若身為父母,會怎樣解決呢?當孩子因為某種要求得不到滿足時,爸媽是怎樣教導孩子們控制自己的呢?他們本身的自我控制(Self-Control)能力如何呢?自我控制跟違規行為又有什麼關係?

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認為,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活動、思想觀念和行為的調節和控制。自我控制能力較強的人,傾向於較快地形成道德自律。

兒童很早期就會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的個別差異,例如:

  • 嬰兒的某個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發怒或者哭鬧;在沒有成人監督時可能會破壞家庭的某些禁律。
  • 幼兒看到別人有好東西就想要得到。
  • 青少年時期禁不住別人的誘惑而吸菸、酗酒、甚至吸毒等。

所以,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是促使個體成熟和道德發展的重要心理成分。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是通過長時間的道德行為建構而成,透過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而逐步發展成型。如果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道德品質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

另一方面,自我控制能力本身並不全是道德發展的全部。例如一個過度自我控制的人,可能會在大多數情況下完全抑制自己、過度延遲滿足及極少表達自己的情緒。雖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強,但不能夠肯定在缺乏外在監察的情況下會否作出有違社會道德標準的行為。例如在網上留言版不少人因為認為自己的身分不會被發現,所以往往會發表他們在自己認識的人面前不敢說的極端言論。

當幼兒的認知能力、想像力、內部語言等得到發展時,他們也相應地發展了抵制誘惑、抑制衝動和延遲滿足的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逐步推展的複雜過程,其中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自控能力互相影響。如果不考慮兒童的心理成熟程度,簡單地按照成人的意志強行規管孩子的行為,對他們成長後的社會人際道德發展或會造成負面的效果。

(作者為英國執業律師及資深教育心理學家,內容只供讀者參考,而並非為個別人士提供法律及心理學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