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4年4月, 智慧之窗

(法理情) 沒有行為問題的理想世界

鄧澔明(Raymond Tang)

心理學家、行為主義者、發明家和社會哲學家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是公認的心理學中行為學派始祖,他所創立的操作式制約法(Operant Conditioning Chamber)被應用到各方面的學習及心理治療上。基本概念是任何反應如果導致增強物,或有增強作用的刺激的出現,則此後該反應會有更大可能再度發生。

Skinner曾在《桃源二村(Walden Two)》一書內描述了一個按照操作式制約法原理設計的理想國度。那裡是一個由1,000戶人家組成的公社,沒有私有制家庭。父母不具備教養兒童的知識和設備,兒童亦不與父母同住,而是由專家撫養。

桃源二村實行的是個別化教育,每個兒童都會按他們獨特的情況發展自己。教師只是指導者,沒有正規的學校,教育是由公社的工廠或實驗室提供的。學習是教學生學會思考,讓他們憑自己的能力去自由地獲取任何東西,沒有任何畢業資歷。由於完美的計劃及量度,公社沒有監獄、沒有酒吧、沒有失業、沒有吸毒者、沒有精神病院、沒有戰爭,也沒有犯罪。

操作式制約法主要透過行為的後果來影響原有行為,涉及的五個方法如下:

  • 正增強:在個體表現出某個行為後,施予刺激(例如個體喜愛的事物),使得該行為表現有機會增加。例如,在孩子主動回答問題後,家長便給予口頭獎勵或獎品,以增加小朋友回答問題的次數。
  • 負增強:在個體某種行為表現後,移除指定刺激(例如移除個體厭惡的事物),使個體往後較大機會重覆該行為。例如,父母規定如果子女能專心在他們回家前完成功課,而且正確無誤,那便可以減短其後的溫習時間半小時,如此便可增加孩子儘快自己完成習作的機會。
  • 正懲罰:在個體某種行為表現後,施予某種刺激(例如施予個體厭惡的事物),使得該行為表現減少。例如學生如果亂丟垃圾,教師會要求他負責當日課室清潔,以減少他亂丟垃圾之行為。
  • 負懲罰:在個體某種行為表現後,移除某種刺激(例如拿走個體喜愛的事物),使得該行為表現減少。例如,小朋友在家中玩具亂丟後,家長便沒收該玩具,以改善小孩玩具亂丟的情形。
  • 忽視:在個體某種行為表現後,停止某種刺激(不施予且不移除個體喜愛或厭惡的事物),使得該行為表現減少。例如子女每次故意吵鬧,便可獲得照顧者的關注,故不論父母如何兇惡反應,吵鬧的行為依然不減。此時父母改為對孩子的故意吵鬧予以忽視,故意吵鬧的行為應會逐漸減少。

問題是即使每個人都懂得利用操作式制約法,這樣的理想世界有可能存在嗎?

(作者為英國執業律師及資深教育心理學家,內容只供讀者參考,而並非為個別人士提供法律及心理學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