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4年2月, 專題

聖愛之美

吳明山

愛是人類乃至整個世界最美好的情感,歷史上有無數關於愛的感人故事,諸如偉大的母愛,純潔的愛情,恆久的友誼等等,可歌可泣。愛從何而來呢?人們說,愛是人的本能,但恨也是一種本能,可見「本能說」並不能說明愛的來源。《聖經》告訴我們,愛是來自上帝,是上帝將「愛」放在人的心裡,使人戰勝仇恨和死亡,因為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四章16節)。所以,愛是一種源自上帝的神聖力量。

我們之所以能夠愛人,甚至愛敵人,是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章19節)。上帝的愛是什麼?上帝本質上具有愛,愛是上帝的「存在屬性」,如德國神學家雲格爾(Eberhard Jüngel 1934-2021)所言:「愛不僅是上帝的行為動機,而且是上帝的存在動機。」上帝名為「我是(ἐγώ εἰμι)」,本體為「道(λογος)」,本性乃是「愛」或被稱為「聖愛(ἀγαπάω)」。「聖愛」必須有對象,所以上帝創造宇宙和生命,揀選人類作為祂愛的對象。

上帝如何愛人呢?對犯罪的人類而言,上帝的愛表現在對我們的救贖上,上帝為救贖我們,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8節),誠如保羅所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章8節)

所以,「聖愛」是一種「犧牲」,《啟示錄》用「創世以來被殺的羔羊」這個視覺形象表達「聖愛」的犧牲特性。上帝並不是只有愛的動機而沒有愛的行動能力,「聖愛」不是無對象性的抽象的情感,或柏拉圖式的無功能性的幻想,上帝透過無限犧牲實施祂愛人的行動,這行動就是設立耶穌作救贖人類的挽回祭(《羅馬書》三章25節),保羅說藉着耶穌之死,成為我們的挽回祭,所以我們要在上帝裡喜樂(《羅馬書》五章11節)。

為什麼「耶穌之死」具有救贖能力呢?主耶穌用比喻為我們做出解釋:「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耶穌基督透過犧牲自己釋放無窮生命之大能。無窮生命之大能是無限之「善(Virtue)」,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就是上帝「聖愛」能力的釋放者,是救贖人類的根本力量,使我們靠着祂不致滅亡,反得永生。《聖經》向全人類莊嚴地宣告了這神聖而美好的福音:「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