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者
英國疫情自2019年爆發以來,至今仍未徹底結束。導致很多父母在家工作,或失業賦閒在家。去年仍有學童不能回校上課,父母終日在家,造成家庭磨擦情況。家長與子女的代溝會越來越大,如不及早化解問題,雙方裂痕加深,妨礙親子關係的發展。家長宜檢討自己為人父母的心境和方法,兹列舉一些實用的愛子女方程式,以供為人父母的讀者參考:
(1)了解孩子的需要
三至六歳的兒童,特别是嬌生慣養的,或獨生孩子,父母對他們竉愛有加。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時太依賴父母。在温習家課時有不懂的地方,就常發脾氣,甚至頂嘴。或怕做功課、不專心温習、常常要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一些父母投其所好,以物質來作鼓勵。這樣下去,他們會養成陋習。父母宜加以指正,不能讓他們任性。要訂下一些準則,讓他們遵從。彼此要有愛的交流,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
(2)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對孩子非常重要,試想家長對孩子的辦事能力,總是抱着懷疑或否定的態度,認為他們無法完成,又如果他們做得不好,就批評或者責備,甚至搶回來自己做。這樣的打擊,孩子怎能建立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經不起考驗,究其根源,不能怪責孩子,家長應負上全責。
(3)發掘孩子的潛能
孩子未經雕琢,仍是一塊白玉。如果遇上一個伯樂老師,可以發掘孩子有某一方面的潛能,如音樂細胞或繪畫天才。加以一定程度的操練、不斷地開鑿、去蕪存菁、發揮潛能、永不言棄、這樣自强不息的精神,將伴着孩子踏實進步、走向希望、期待時機、邁向成功。所以家長不要訓示孩子將來要做醫生、工程師、律師等職業,還是留待孩子長大後,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時,有自己個人喜好的選擇。
(4)青少年的反叛期
一般青少年進入反叛年齡階段,是身為父母最棘手、難於處理的問題。很多家長常嘆息地說:「子女要爭取獨立外出 ,難與他們有溝通。」華人父母一般認為應有家長式的權威,常常以命令式的口吻來直接下達,往往造成代溝和衝突。《聖經》也有教導為人父母者「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青少年子女若失去家庭溫暖,可能不求上進、自暴自棄、終身瀰漫着陰影,甚至做個躺平青少年,實屬遺憾之事。
(5)中英文化的對比
對比在英國的父母,他們多注重子女的良好教育。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他們應該懂得獨立思考和感受的能力。認識一個美好的世界,準備踏上大學的階梯,這都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先決條件。中學與大學不單是灌輸知識,最重要的是有思考創作的能力。生活的體驗有什麽是刻骨銘心,對自然界産生深深的讚嘆,對金錢的運用,懂得理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