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0年10月, 健康寶鑑

人去情不逝

李飛君(註冊心理輔導員)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大半年過去了,疫情仍然持續反覆,未能受控,在社交隔離及死亡威脅陰影下,因焦慮丶抑鬱等情緒問題尋求輔導的個案增加,全美國因染疫而死亡者超過22萬,眾多家庭經歷喪親之痛,讓我們也與疫情裡喪偶的哀傷者同行。

婚姻生活必定會經歷不少風浪,最難面對的功課莫過於死亡分離的痛苦。因染疫而離世的過程往往很短,很難接受突然失去相依為伴的另一半,這是非常沉重的打擊。死亡是一個告別,在生者需要處理那一份捨不得已逝者離去的哀傷,學習調整適應沒有了離世者的日子。每一個人哀傷時間的長短沒有一定的準則,最重要的是讓傷痛的情感適當地宣洩出來,而不是壓抑和否定。失去所愛的人感到悲痛是很正常的情緒表現,悲傷之情,像波濤湧起,時高時低,情緒一般隨著時間慢慢會適應恢復過來。與信任的親友或專業人士談論喪親經歷和表達內心的傷感,有助自己接受至愛死亡的事實和順利地邁進適應新的生活。

夫妻平日相處難免有磨擦,一旦分離,往往會後悔未有待對方好,很容易產生不少的內疚,亦可能會懷疑自己當時有否做錯決定而延誤或導致伴侶的死亡——假如……就不會發生……等自責,使自己更難走出傷痛的深谷。有人比喻逝去者像一隻風箏飛走了,但死亡並沒有終結彼此的關係和愛的連繫,不見風箏但它的線仍在。每一顆生命都有它在世上的價值,把過往的回憶適當地處理、保留,並欣賞彼此曾經共同度過、慶祝過的人生片段。假如有內疚自責、虧欠對方的地方,可以嘗試透過文字或繪畫寫信給逝者,梳理未解決的情感紆結和了結內心的歉疚。

死亡提醒我們:活著是一個有限的時間,每一段關係都是一份禮物,值得好好珍惜和保護,可以成為人生裡美好的回憶。在婚姻裡的日子如果經常刻意想改變對方,會帶給配偶很大的壓力,反而會形成關係裡彼此對峙的張力,浪費了應該享受彼此美好關係的時光。事實上,關心和接納才是使對方對自己缺點改變最大的動力。不少人感受到當瀕臨生命關鍵性的時刻,會忽然對人生有一種醒覺,對生命的意義和關係有突破性的體會,從而懂得重新排列生命裡重要的優先次序,如《聖經‧傳道書》所說:「智慧人的心在居喪之家,因為死亡是眾人的結局。」因著生命的有限和不穩定性,我們更要好好地掌握真實的今天,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歷史,讓自己有勇氣締造一段段真摯情感的時光,成為日後美好的回憶,人去情不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