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7月, 智慧之窗

(斯斯細語) 寄居

比斯

家中裝修。整整一個月時間要暫居於另一處。新找的公寓,交通非常便利,距離火車站只是三分鐘的步行距離。公寓附近餐廳、商店林立,選擇繁多,應有盡有。雖然位處市中心,但環境寧靜而優美,半點噪音也沒有。最令我感到輕鬆愉快的,這是個服務式公寓,每星期都有人來打掃清潔,減輕了許多家務的重擔。這個月,我過得何其舒適,甚至隱隱有點樂不思蜀。

然而我很清楚,這不是我真正的家。我不屬於這裡。這裡再好,也不過是暫時。我的歸屬不在這裡。正如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和這個短暫的生命一樣。

我們雖然未必大富大貴,但總算身處於一個相對和平、富裕的國家。我們也許有不錯的事業,關愛我們的家人朋友。或者還有點餘裕,閒時可以到處旅行,見識世界之大。還可以擁有許多物質上的豐富,也能隨意享受各國美食。因此,我們都很留戀這裡的好。即使我們或許在面對許多生活、經濟上的困難,可能面對健康問題、甚至家人朋友相繼離去,每天都被孤寂籠罩,但仍然依戀這個世界,因為,這是許多人惟一認識的世界。

《聖經》記載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當以色列人被摩西帶領逃出埃及,結束奴隸生涯,走往夢寐以求的迦南地進發。迦南的畜牧農業都很發達,出產豐富到好像地裡會流出奶和蜜一樣。這一段本來只需要走十多天的路程,卻走了四十年。他們在曠野裡漂泊,一直都走不進迦南。四十年間,有第二甚至第三代的以色列後裔出生。他們對要去的目的地所知不多,一切都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取回來。他們也許很習慣曠野的生活,說不定有些人甚至享受起流浪的生活模式。畢竟,這個曠野是他們從出生開始生活的環境,是最熟悉、最習慣的。

我們不也有點像當年在曠野出生的以色列人嗎?《聖經》表明,我們只是客旅,天上還有一個更美麗的家鄉等待我們回去。可是,我們卻難以割捨這個本來是暫住的地方。當然,暫住與否,日子還是要好好地過,但要是我們清楚知道,這裡不是我們永遠的家,我們所作的人生決定會否有所不同?耶穌復活升天之前說,祂這一去,是為我們預備地方:一個不再有黑夜、是永遠光明燦爛,不再有眼淚、痛苦,是永遠喜樂的全新世界。我們是否嚮往上帝給我們應許的那個與祂永遠相伴的新天新地?還是情願在曠野繼續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