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6月, 生活資訊

(BNO專欄) 孩子疑受欺凌,我可做什麼?

Lilian Lau(英國心泉)

一套戲劇《混沌少年時》引起不少家長關注,不少年輕人在學校、在社交媒體中受欺凌的情況,家長會不期然擔心孩子會否也曾遇上或正在面對欺凌的情況。

當孩子說有同學推撞他,你即時會閃過以下念頭嗎?(1)下次要還手;(2)遠離那同學;(3)問是否做錯了什麼得罪同學……

要謹記孩子告訴你學校生活大小事,那刻孩子最需要的是你的聆聽,而不是你的意見。當聽到孩子遇上與同學相處的問題,爸媽感到不安甚至憤怒很正常,但那一刻不用即時判斷是否屬於欺凌,也不用急於出謀獻策。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若你過於憂慮或憤怒,孩子會因而不敢多說。

要給孩子安全感──要清楚告訴孩子,對他願意分享表示欣慰,你也會陪伴他面對。先處理情緒,後處理事情。要先讓情緒有出口,感到被理解,不安情緒才會有所緩解。

要了解事發經過──孩子有機會因情緒反應或事隔一段時間而表示不記得細節。待孩子平復後,建議問以下問題:

  • 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誰做?誰人目擊?包括孩子、主事者及其他在場同學的肢體動作、言語等
  • 當時你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事件發生後,你和他們做了什麼?
  • 誰人受到了這件事的影響?造成了哪些影響?

推撞可能是無心之失、可能是為吸引其他人注意、當然有可能是欺凌行為。要嘗試和孩子分析:對方的行為是否有意傷害(Intentional Hurting);是否持續、重複出現的行為(Repetitive);是否涉及權力的不平等(Imbalance of Power),如一群人對孩子一個、高年級對低年級學生……要判斷是否欺凌行為,這三個條件是缺一不可。

要記錄事件──協助孩子記錄客觀事實,即使只是單一事件,孩子及家長也可留意往後的變化,以確保能及時辨識出現欺凌情況,也方便日後家長及學校有較多實質證據可作出跟進。

與孩子商議解決方法──孩子要有學習的機會,因此即使你有多希望及多有能力為孩子遮風擋雨,孩子也必須學習在你陪伴及導引下勇於面對問題。因此要和孩子商量處理方法,也讓他分析各種方法的好處及壞處,鼓勵他推行不違反校規、不傷害自己及他人的解決方法,並和你一起檢視成效,再商議下一步處理方法。

適時通知校方──學校是讓每一位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要保障學生安全及處理欺凌行為,校方的支援必不可少。鼓勵孩子以電郵向老師如班主任或學級負責老師報告事件,並且一併抄送副本給你。你可回覆電郵補充一下就你觀察事件對孩子的影響,如果有受傷更必須附上照片。若孩子之前已告訴老師,你也可以交代是哪一位老師、該老師/學校做了什麼及孩子的情況是變好、保持不變還是變得更糟。

正在受此問題困擾或想多了解的家長,可參閱英國心泉的處理校園欺凌問題家長指引:https://hongkongwell.uk/advices-schools-bullying/或報讀本地機構Anti-Bullying Alliance免費的家長網上課程:https://anti-bullyingalliance.org.uk/tools-information/advice-and-support/information-tool-parents-and-car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