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儀牧師
近期,美國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出版了一本書《The Anxious Generation(失控的焦慮世代)》,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他指出,社交媒體不僅導致青少年睡眠不足、專注力下降,甚至引發抑鬱、焦慮、燥鬱、自殘、自殺等問題。該書引發廣泛討論,讓更多人關注這些問題,值得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一看。
當社會聚焦於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時,我們也不可忽視其他不良習慣對青少人的影響,例如:吸毒、酗酒、吸菸、賭博等問題。
根據英國賭博委員會2023年的調查,11-17歲的年青人有40%「曾參與賭博」,而26%表示「積極參與」。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參與賭博的年青人中,有0.7%被歸類為「問題賭徒」,而屬於「高危賭徒」的比例則達到1.5%(註1)。另有一個更早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吸毒、酗酒、吸菸及賭博這些活動中,11-16歲青少年參與賭博的比例,常位列第一或第二位(註2)。顯然,青少年需要早日了解這些行為的負面影響,而賭博成癮帶來的禍害同樣不容忽視。
有見及此,福音戒賭中心於2024年設計了一個「預防賭博」課程,透過四次聚會幫助青少年認識賭博的危害。課程中,他們會學到賭博「輸多贏少」的本質,並學習金錢管理及如何選擇朋友等。福音戒賭中心網站(www.ccgr.org.uk)已提供課程的中文及英文資料,以供免費下載及使用。
註1: 2023 Young People and Gambling Report, by the Gambling Commission.
註2: Young People and Gambling 2018, a research study among 11–16-year-olds in Great Britain by the Gambling Commission. 統計數字載於Gambling Education Toolkit, April 2019, pag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