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6月, 少年園地

(漢字遊戲室) 教導兒童了解腦袋

吳寶娟

英國的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指出:「教導兒童了解他們的腦袋 發生了什麼事情時,可以成為改變他們的力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吃飯、尿尿、便便等等,都是他們身體各部位不同的運作,幼兒透過認識自己的身體,成為他們最容易掌握的感官體驗和知識探索,教導幼兒認識身體各部位名稱,其實可以從兩歲以下開始,家長可以透過讓幼兒照鏡子,先認識自己身體外觀部位的名稱以及功能,再逐步教導他們認識身體內的器官,有助幼兒慢慢了解自己身體的特徵,學習如何保持健康和保護身體。腦袋是掌管身體生存的基本需求,例如呼吸和血壓,以及負責偵測周遭危險的情緒中樞,正如由大腦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等功能,小腦 是協助大腦本身的活動,能平衡能力,腦幹是連接腦袋到脊髓神經線,例如是掌控消化和心跳。

筆者教導學生了解腦袋的三大部位名稱以及功能,不單是讓幼兒學習漢字詞語,也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探索,課堂內容的對象年齡是四至七歲,學習目標的字彙是腦袋的位置和基本結構──第一張工作紙是引入活動,辨別身體部位的位置是體內或體外;第二張工作紙是以大約五至六十字描述腦袋的位置和基本結構,目的是培養幼兒聆聽老師讀出上文下理,內容有文字配上圖畫,讓幼兒吸收學習內容的背景資料;第三張工作紙是詞語配圖,增加幼兒認讀生字的信心;第四張工作紙是詞語配上二選一的圖畫,幼兒需要配上圖畫作提示,增加幼兒學習漢字的成功感;第五張工作紙是寫字練習,有助幼兒記憶課堂的內容。  

若讀者有意了解更多幼兒學習漢字的遊戲方法,歡迎聯絡筆者,使用在Facebook網頁「Tangram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Centre」。

(作者為博士、前香港教育大學講師、英國註冊幼兒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