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1年10月, 所聞所感

(優雅生活) 做一個施恩的人  

高司祺

禮儀和教養的精髓,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深、難以實踐的「規矩」或「學問知識」,而是「恩慈良善」。而要做一個恩慈良善的人,就是要願意和樂意付出、給予。有時我們都要思考和問自己:我是一個善良慷慨的人嗎?上一次我施恩惠給他人是什麼時候?如果你要很努力地去想,那麼就要反省了,說明你善行不夠。

上次提到基督徒的教養問題,現在我們也要省察一下,如果基督徒是光是鹽,是要影響世界的,那麼我們對社會有正面的影響嗎?我們是否明白和實踐耶穌的教導——「施比受更有福」呢? 

我們首先探討:為什麼要給予?有人認為所得的是憑自己的努力,卻不知萬物皆上帝所創造和賜予。當你還在猶豫是否應該付出的時候,特別是基督徒,這時候就要思想:這是上帝要求我們做的,你會去遵行上帝的旨意嗎?彼此恩慈相待,就是你的生活態度? 

在《聖經.希伯來書》十三章16節提到:「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原來上帝把行善和捐輸,定義為一種祭,而且是祂所喜悅的。另外在《腓立比書》四章15-20節,保羅把行善和捐輸,也定義為一種上帝所喜悅的祭。如果你老是在思考、追尋、苦苦追問上帝的心意是什麼、如何取悅上帝,其中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行善和捐輸,這是上帝所喜悅的。 

可見,有信心有行動,是行道的表現,也是有聖靈同在、結有聖靈的果子,因為聖靈的果子其中就包含恩慈良善這兩個方面。

如果你是生活比較貧乏的人,如何施恩捐輸呢?給予,並不單是物質財物上的,你的時間、愛心、禱告、才華、資源,都是給予的一部分。當你較豐盛的時候,是多多用來自己的享樂,還是願意分享呢?當你有時間和才華的時候,會否主動去幫助人呢?行善帶來蒙上帝祝福的人生,但是你給予的不只是財物,你的慈愛、真誠、關愛都是你可以給予的寶貴之物。

有一段經文很特別,在《箴言》十九章:17節中說到「憐憫貧寒人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報償,耶和華必歸還他。」這裡說明,當我們幫助、給予有需要的人的時候,我們是「借」給耶和華,祂還要歸還給我們。原來我們行善,是讓上帝「欠」我們的一種方法。這裡大家不要誤會,我們行善不是為了成為上帝的「債主」,而上帝的償還也不是金錢,只因行善會帶來蒙上帝祝福的人生。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很清楚為什麼要給予、給予何以得福了。給予的正確動機應該為了愛、為了憐憫。一個基督徒,他的涵養就應該包含樂意施恩,將禮儀教養中的「恩慈良善」特質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