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達明
如果我們有留意,英國有很多售賣各式各樣「卡」店臨立,其中生日卡和節日卡(如聖誕卡、情人節卡)均頗受歡迎。英國售卡店:便宜的有Card Factory;中價的有Clintons;貴價的有Hallmark。當然,各大百貨公司及超市均有售賣各式各款的紙卡。看來英國人普遍有送卡給別人的習慣,也許是英國文化之一。除了上述所說的生日卡和節日卡之外,有些比較冷門的有道歉卡、致謝卡、祝君早日康復卡、慰問卡、復活節卡、洗禮賀卡、嬰兒出生賀卡、約會及邀請卡等等,總有一款卡適用於不同情況或處境或節日。
上年聖誕節,對面鄰居的小孩子就送了一張聖誕卡給我們;我們也回送一張給他們,睦鄰友好是移民學習功課之一。上月情人節前夕,各大卡店均推出情人卡之外,也售賣情人節朱古力。西方稱情人節為Saint Valentine’s Day,傳說3世紀時,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二世為了徵召兵源來解決帝國的戰爭危機,下令所有單身男性羅馬公民從軍,不許他們結婚。神職人員華倫天勞不理會禁令,秘密替人證婚,結果被士兵逮捕,並於269年2月14日被處死;為了紀念他的勇敢博愛精神,人們便將每年2月14日定為紀念日,後來演變為「情人節」。「情人節」不僅可以送卡給情人,也可以送給父母或親友,以表愛意和祝福。
情人節之後,跟着來的就是復活節,我們可學效西方的送卡的良好傳統,藉着送贈復活節卡,既榮耀上帝,又將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帶給我們的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