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11月, 健康寶鑑

(祝君康寧) 短暫性腦缺血:快識別、快求醫、快預防  

文鏡彰∕袁肇聰

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俗稱「小中風」,是腦部部分血流短暫受阻所致,令大腦一時缺氧,出現與中風相似的症狀,但通常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恢復,並在24 小時內消失。雖然可自行回復,但它是日後「大中風」(Ischaemic Stroke)的警號,必須立刻求醫。

快速辨識TIA:FAST 四字訣

• F(Face)面:一邊面垂,不能控制表情。
• A(Arms)手:一邊手無力或麻痺。
• S(Speech)講:說話含糊、講錯字或聽不清。
• T(Time)時間:立即打999,分秒必爭。

請緊記:即使症狀消失,也需要入院評估。

其他常見徵狀

單側身體癱軟、視力模糊或有多重影像、天旋地轉、頭暈欲嘔、步態不穩、吞嚥困難、思緒及記憶混亂。

高危因素包括:吸菸、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酗酒、心房顫動。年齡 >55歲,以及南亞及非裔人士風險較高。

醫院如何確診

醫生會按病史安排檢查:血壓與血液檢驗(膽固醇、糖分)、心電圖(ECG)排查心律不整、頸動脈超聲看有無狹窄或栓塞,如有需要再做腦部磁力共振掃描(MRI)。

自我管理重點

TIA徵狀復元後,接下來的數天至數星期是中風最高風險期。此時最重要是從日常生活習慣入手減低風險:

• 飲食:少油少鹽高纖,多吃蔬菜、水果及全穀。
• 運動:每週 ≥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步走/踩單車),外加每週兩日肌力訓練。
• 戒菸限酒:吸菸令血管更易狹窄及形成血塊;酒精以每週 ≤14個單位為上限,分散於≥3天。
• 體重與慢性病管理:按時量血壓,並跟進血糖及膽固醇。
• 按照指示服用藥物:如醫生處方抗血小板或抗凝血、降血壓或降脂藥,切勿自行停藥。

結語

TIA雖然俗稱「小中風」,但其警示意義重大。凡出現FAST徵象,應立即致電999求助。及早接受評估,並嚴格配合生活方式調整與藥物治療,可顯著降低日後發生中風的風險。

本文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請就個人用藥需求,諮詢醫生、藥劑師或其他醫護人員。

(文鏡彰博士為倫敦大學學院藥學院講師;袁肇聰為英國註冊藥劑師、倫敦大學學院藥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