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11月, 世界風情畫

(樂縱橫) 波斯尼亞(三):首都外的清新與細緻

馬日恆

上期介紹過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的點滴,當中悲多於喜。讀者印象中的波斯尼亞,難免傾向悲情。可是,只需從首都開車向南行兩個小時,便能看到波斯尼亞的清新與細緻。

網紅的寵兒──莫斯塔舊橋

首先是眾多旅遊網紅趨之若鶩的莫斯塔(Mostar)鎮,其中的舊橋(Stari Most)是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打卡點。

當我把車泊好後,眼前首先出現的並非怡人景緻,而是一幢佈滿子彈孔、極具蘇維埃風格的公寓。可幸,再走不遠便是精雕細琢的舊城區。

舊城區保留了顎圖曼帝國時期的街道格局。沿着石板路可見清真寺、土耳其水療中心、販賣陶器、地毯與工藝品的商店。我們一行三人決定到城內最大的科斯基(Koski Mehmed Pasha)清真寺參觀,登上宣禮塔觀看涅雷特瓦河的兩岸風光。累了便在寺旁的咖啡館稍作休息,細聽舊城的人聲、市聲、流水聲,並細看那動人心弦的舊橋。

古城的日與夜

舊橋建於十六世紀顎圖曼帝國時期,橫跨涅雷特瓦河,是當地重要的象徵。橋身以石材砌成,呈巨弧形,連接河岸兩側的舊城區。1993年戰爭期間舊橋被摧毀,後來依原貌重建,現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夏季時,橋上可見年青人看似亡命地跳入河中,但其實這是本地的傳統。幸運地,我們在咖啡店坐下時冬日還未下山,仍能清楚看到舊橋與兩岸的石塔以及那碧綠的河水。品嚐過波斯尼亞咖啡及小點後,驚覺華燈已徐徐初上,讓我們能同日兼賞那寧靜秀美的古城夜景。

渾然天成的顎圖曼古宅

從莫斯塔再向南走半小時車程,便來到依山傍水的布拉加伊鎮(Blagaj)。山崖旁的古宅乃主要景點。它原本是十六世紀初的修道院,建築融合伊斯蘭與地中海風格,坐落在峭壁下,毗鄰布納河泉源。泉水呈碧藍,終年水量穩定,是波士尼亞重要的天然水源之一。

修道院後來用作顎圖曼大宅,現供開放參觀,展示宗教文物與生活空間。我們在崖下的河畔用膳,品嚐當地名物山羊與鱒魚料理,真正感受到廣東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妙理。而河水流向平原之際所形成的小瀑布,彷彿是大自然的調味,為本已上佳的菜餚更添風味。

文化漫步

布拉加伊的歷史可追溯至古希臘與羅馬帝國時期,後來成為拜占庭與斯拉夫族人的據點。十五世紀起,顎圖曼人在此建立行政機構,興建清真寺、學院與橋梁。即使在奧匈帝國統治下,古鎮仍保留部分東方建築特色。我們在午膳後漫步小城內的山川與窄巷,便充分感受那文化交融的面貌。

波斯尼亞的水簾洞

剛才在布拉加伊看到的是一彎小小的瀑布,但再往西南開半個小時車便能看到闊像天幕的克拉維采瀑布(Kravice Falls)。瀑布是國家公園的一部份,也是本地人夏季的休憩熱點。

我們在冬季到訪,看不到人來人往,卻換來獨覽瀑布的禮遇。從公園售票處步行約10分鐘便開始聽到流水潺潺,再走10分鐘便看到瀑布的頂端,再下行10分鐘後我們便被一大幅水幕所包圍。

克拉維采瀑布不算高但很闊,從左到右約有八處水簾。八度水簾會流到一個小湖,湖畔的沙灘便是本地人在夏日樂而忘返之處。可惜湖水太冷,否則真的想游到瀑布之後,看看水簾洞內有沒有猴子在摘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