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澔明 (Raymond Tang)
離婚不僅是情感的斷裂,更是一個財務關係重組的契機。在英國,無論婚姻中是否有子女,離婚後的財務安排都是一個相對複雜的環節。這不僅關乎夫妻雙方各自的未來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子女的福祉。法律的目標是確保離婚後的財務分配是公平且合理的,而非簡單的平分家庭資產。
法庭在處理離婚財務安排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
- 子女的福利:這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確保子女的居住、教育和日常開銷得到保障。
- 夫妻雙方的經濟需求、義務和責任:包括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需求,例如住房、生活費、養老金、醫療費用等。
- 婚姻期間的收入和賺錢能力:法庭會評估雙方目前的收入、未來的潛在收入,以及任何一方因婚姻而放棄的職業發展機會,例如為了照顧家庭或子女。
- 夫妻雙方在婚姻中的貢獻:除經濟上的貢獻外,也涵蓋家務勞動、照顧子女、支持配偶事業等。
- 婚姻的長度:婚姻時間越長,資產越傾向於被視為共同努力的成果。
- 年齡、身體或精神狀況:這些因素可能影響一方的賺錢能力和生活需求。
- 離婚後可能承擔的責任:例如一方可能需要繼續照顧年幼或有特殊需求的子女。
當婚姻中有子女時,財務安排會更加側重於保障子女的需求。除了子女撫養費(Child Maintenance),法庭還會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 居住安排:法院會優先確保子女擁有一個穩定且合適的居住環境。這可能意味着家庭住房會被分配給主要撫養子女的一方,或者被出售以購買兩間較小的居所。
- 長期經濟保障:除了日常撫養費,法庭也可能考慮更長期的經濟保障,例如為子女的教育費用或未來需求設立基金。
- 配偶贍養費:如果一方在離婚後因照顧子女而難以維持合理的生活水平,法庭可能會判決另一方支付配偶贍養費。這筆費用通常是暫時性的,旨在幫助受助方在一段時間內實現經濟獨立。
對於沒有子女的離婚夫妻,財務安排的重點會更多地放在夫妻雙方各自的經濟獨立上。但即使沒有子女,如果一方在經濟上明顯弱勢,且無法在合理時間內實現經濟獨立,法庭仍可能判決支付配偶贍養費。然而在無子女的情況下,法庭更傾向於鼓勵雙方盡快實現「乾淨斷裂」(Clean Break),即一次性解決所有財務問題,避免長期性的財務聯繫。
無論是否有子女,一般都會建議離婚夫妻通過「同意令」(Consent Order)來正式確定所有財務安排。這是一份由雙方協商達成並經法院批准的法律文件,它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則可能需要通過調解或最終訴諸法庭裁決。
(作者為英國執業律師及資深教育心理學家,內容供讀者參考,而並非為個別人士提供法律及心理學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