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勒
近年來,物價飛漲讓許多家庭喘不過氣。超市標價每週刷新、油電費暴增,人人感嘆「錢變薄了」。然而,《希伯來書》十三章5節提醒我們:「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在生活成本飆升的當下,我們更需要轉換心態,尋回真正的豐盛。
物價飛漲時,盲目節省反而可能讓人陷入「越省越窮」的匱乏感。耶穌曾教導:「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路加福音》十二章22節)。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學習分辨「需要」與「想要」,透過預算規劃、資源共享與二手物品的交換,維持生活的質感。正如五餅二魚的神蹟,當人願意分享手中有限的資源,就能見證神恩的倍增。
真正危機不只是物價,而是人心的枯竭。保羅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我都得了祕訣。」(《腓立比書》四章12節)這「秘訣」就是感恩與知足:一頓家常飯的溫馨、步行省車資時發現的巷弄風景、環保用品帶來的踏實感。信仰提醒我們:「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哥林多後書》十二章9節)
就像約瑟在饑荒中靠主存糧,拯救家族與萬民(參《創世記》四十一章),我們今天也可用信心迎戰困境。無論是參與教會食物銀行、或開設理財查經班,都是把信仰落實於生活的方式。
面對通脹,沒人能獨善其身,但我們能選擇以「彼此相顧」的愛心共度時艱。當物價標籤令人卻步時,別忘了:生命的價值從不由GDP定義,而在於我們是否活出「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的屬天智慧。那位供應麻雀的主,也必不撇下祂所愛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