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山
在全球經濟動盪與通脹加劇下,許多家庭面臨沉重壓力,特別是物價飆升的英國。不少信徒思考:在困境中,基督徒如何堅守信仰?其實《聖經》早已教導我們在艱難中如何堅定信心、活出盼望。
《聖經》強調我們所信靠的神是「耶和華以勒」──上帝必有預備(《創世記》二十二章14節)。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安慰門徒:「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什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馬太福音》六章31–32節)在經濟壓力下,我們首要的是回到對上帝供應的信靠。
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11節中寫道:「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而《提摩太前書》六章8節也提醒:「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知足是靈命的操練。在經濟緊縮中,我們當省思什麼是真正的「需要」,選擇簡樸的生活方式、減少不必要支出、節制使用資源。這不只是理財之道,更是敬虔生活的表現。
耶穌曾說過「忠心良善的管家」的比喻(參《馬太福音》二十五章14–30節),提醒我們善用上帝所賜的一切。信徒應學習理財、避免債務、設立預算、避免衝動消費,並在可能下尋求副業、開源節流,這些行動是信仰的體現。
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經濟動盪雖是現實,我們卻有勝過世界的耶穌同在,能經歷祂的恩典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