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11月, 生活資訊

(英樓測量) Loft唔等於倉庫──屋頂空間的常見誤區

樓言

不少業主收樓後的第一個動作,往往是衝上閣樓(Loft)鋪設保溫棉、加裝板材,再將行李箱、膠箱、聖誕裝飾或舊文件一股腦搬上去。這樣做表面上似乎能節省室內空間,但事實上,大部分住宅的閣樓並非設計用作儲物用途。根據建築設計原理,Loft屬於「非居住空間(Non-Habitable Space)」,其主要功能是協助屋頂散熱與排濕,保持屋內氣壓及溫度平衡。

一般房屋的屋頂結構為「Cold Roof」。這類屋頂設計講求空氣流通,以防濕氣積聚。但若住戶在鋪設保溫棉後再以木板封實,令保溫層被壓扁,氣流難以穿透,濕氣亦無法排出,久而久之便會在保溫層與木板之間積聚水氣。長時間下來,天花板位置可能出現冷凝水或霉漬,甚至在寒冷天氣中加劇,導致木材受潮變形。

此外,許多人以為將物品放入膠袋或膠箱密封可防潮防塵,實際效果卻往往相反。封閉的容器阻礙空氣流通,反而令水氣被困其中,最終在箱面形成冷凝。冬季時,室內暖空氣上升至閣樓,遇冷即凝成水,幾個月後打開儲物箱,往往會發現一片潮濕。

更有住戶為求保暖,嘗試自行加裝多層保溫物料,甚至將閣樓「密封」起來。此舉看似聰明,實則等於令房屋失去「呼吸」功能。當氣流完全被封堵,閣樓及屋內的濕度與溫度同時上升,屋頂木構件便容易出現發霉、變黑及受潮等問題。此時屋頂結構既非「Cold Roof」,亦稱不上「Warm Roof」,可謂「四不像」。

若真有意將閣樓改作儲物用途,切勿貿然行事。即使由 Builder 短時間完成施工,後續出現問題亦未必有人承擔;若自行 DIY,更可能變相為自己製造隱患。

事實上,閣樓的結構多以Ceiling Joist(天花橫樑)支撐,原本僅用以承托石膏板及保溫層,並非設計用來承重。若放置過多雜物或頻繁上落,除會破壞保溫層外,亦可能導致天花受壓下墜,甚至開裂。

總括來說,Loft 並不是倉庫,而是整個房屋的「呼吸系統」。一旦被過度封閉或堆滿雜物,屋內氣流便受阻,濕氣無法排出,最終令房屋出現潮濕及結構問題。為節省少許空間而犧牲建築健康,實屬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