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冠文
翻譯∕劉愛群
未來十年,人工智能(AI)將在英國個人理財領域帶來重大轉變。從預算管理、投資決策,到信貸公平與詐騙預防,AI 將幫助人們作出更快速、明智的財務決定。然而,要真正受益,個人也需具備數位技能、數據意識和主動參與的態度。
更明智的預算
首先,在預算與財務規劃方面,AI 驅動的應用程式如Cleo、Plum和Emma,已能分析個人收支,協助節省開支並建立儲蓄習慣。未來這些工具將更有智慧,能預測開支及即時提供建議,協助用戶達成個人財務目標。使用者應主動連接賬戶、設定目標,並採取具體行動。
人工智能投資
在投資領域,AI顧問如Nutmeg與Moneyfarm利用演算法為用戶建立和調整投資組合。這些工具可即時反映市場變化,並自動調整策略。雖然AI增強效率,用戶仍應具備基本投資知識、定期審視投資成果,避免盲目依賴。
更公平的信貸
在信貸和貸款方面,AI正讓金融更加公平。它可以分析租金記錄、電子支付等非傳統數據,幫助過去被忽視的族群(如年輕人、移民)取得貸款。未來的貸款將更加個人化,利率和還款方式更貼近實際情況。民眾需清楚自己分享了哪些數據,並檢查財務記錄的準確性。
更能預防詐騙
AI也大幅提升詐騙偵測能力,透過學習正常的交易模式,AI能更快發現異常,並即時阻止詐騙。未來將普遍使用多重身份驗證技術。但使用者仍需維持警覺,如設定強密碼、提防釣魚攻擊,並定期更新軟件。
金融包容性和可用性
AI有助提升金融包容性,語音助理可協助視障者理財,聊天機器人提供全天候服務,在缺乏銀行服務的偏遠地區尤為關鍵。但用戶需主動接受新科技,透過教學或社區支援培養數位自信。
道德挑戰與隱私風險
然而,AI理財也伴隨隱私和道德挑戰。演算法需要大量數據,若不透明,可能導致偏見或不公平結果。個人應了解GDPR等隱私法規、關注自己的數據如何被使用,並選擇重視倫理及公平的金融服務提供者。
總結來說,AI將革新理財方式,並提供了更明智的財務決策,但個人必須了解這些工具。在這新時代,數位技能與金錢同等重要。
[免責聲明:本專欄僅提供有關智慧理財的資訊,只供讀者參考,如因應內容所作的投資所帶來的任何後果,《號角》英國版、本欄作者及翻譯員概不負責,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