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
我經常在工作時回到辦公桌,發現手機上顯示有未接來電。若是陌生號碼,大多只是冷銷電話,不必在意。但若手機顯示的是「私人號碼(Private Number)」,我心裡便一緊,心想:「啊,又錯過了醫院或醫生的電話!」接着腦海裡便湧現各種念頭:「他們會再打來嗎?是從哪個科別打來的?聽力科?心臟科?呼吸科?到底出了什麼事?女兒還好嗎?」焦慮的情緒便如洪水般湧入,思緒也開始朝各種可能的方向奔去。
上個月,我又經歷了一次類似的情況。那天中午,我發現一通「私人號碼」的未接來電。正當我還在心中揣測時,便收到一封簡訊,內含一則醫院門診通知連結。我點開一看,不禁愣住──預約時間竟是當天下午三點!這與平常提前兩三個月通知的作法截然不同,讓我心裡直覺有異:「是什麼事這麼緊急?」
腦中立刻浮現數週前的一次就診情景。那次女兒進行了Holter(動態心電圖)監測與運動心電圖檢查,顧問醫生也決定讓她暫停服用Atenolol(一種乙型阻斷劑),以觀察身體反應。當時,女兒在醫療團隊的安排下,穿戴好心電監測儀,走上跑步機。團隊一邊調整跑步機的速度與坡度,一邊觀察她在運動時的心跳反應。從那之後,我便一直等待相關報告的出爐,卻遲遲未收到回音。
如今突然安排的當日下午門診,讓我不禁猜想是否是因為檢查結果出了什麼問題。由於我當天無法臨時請假,只好請丈夫提前從學校接女兒前往醫院。因為我們只知道是要再次裝上Holter監測儀,卻並不清楚為何在短短四週內需要再次檢測,因此心中也難免有點不安。
下午回到家時,丈夫和女兒還在醫院,我的心依然懸着。剛一踏進門,就看到一封信靜靜地躺在地板上──來自心臟科的報告信。信中指出,女兒的心室異位心跳(Ventricular Ectopics)在運動過程中反而逐漸減少,當心跳達到每分鐘120下時,異位心跳甚至完全消失。整個運動過程中並未出現心室性心律不整。顧問醫生總結道:這次測試結果令人放心,顯示女兒的心室異位心跳在高心率下能完全受到抑制。
讀完信,我放鬆了很多。原來這次臨時安排的門診,並非因為檢查結果令人憂心,而只是因為當天剛好有了空檔。
我心中感謝上帝的看顧與保守。作為父母,我們難免憂慮,這幾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每一次焦慮與不安中,我們更被邀請來到主的面前,把我們的重擔交託給祂。如神學家Tim Keller所說:「如果你將安全感建立在上帝的主權之上,即使在現實的不確定中,你仍能活出自由。」這句話不僅提醒我,也鼓勵所有正為孩子奔波的父母──我們無法掌控所有,但我們可以信靠那位掌管一切的主。
願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學會將我們的孩子與擔憂,安穩地交託在主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