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娟
彩色圖畫的書本吸引幼兒學習認讀,由於圖畫的內容與認讀生字相關,讓幼兒可以看圖畫的提示而認讀生字,增加幼兒認讀生字的信心,根據幼兒的閱讀發展過程的相關研究結論指出,在兩至四歲時,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兩歲至三歲兩個月的「注意圖畫但未形成故事」。
第二階段是三歲三個月至三歲八個月的「看圖畫並形成故事」。
所以兩歲至三歲的家長,陪伴幼兒看繪本時,着重使用指稱圖畫之技巧教導幼兒認識圖畫書中的圖片名稱,或將每一頁圖畫當作獨立的單元,用口語述說書上的圖畫。當幼兒滿三歲後,語言表達及理解的能力漸長,幼兒的注意力投注在故事人物外,亦逐漸具有記憶先後次序的能力,家長可以把幼兒能夠理解的故事情節在講故事後詢問幼兒, 樣能幫助幼兒發展字彙和聽力理解。筆者計劃課堂內容時,學生年齡是四至七歲,筆者運用故事作為學習目標字彙的大綱,例如學習目標的字彙是有關運動,筆者設計的工作紙共分五個步驟──
第一步引入活動,以奥林匹克運動會的標誌,向學生提問他們是否知道這標誌代表什麼意思。
第二步以大約5至60字的故事,內容是一位運動員分享自己參加的奥運會經歷。第一、二步驟的目的好像是書本的圖畫吸引學生進入學習內容的背景資料。
第三步字配圖,增加學生認讀生字的信心。
第四、五步驟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解構目標字的字形,學生好像是拿着放大鏡的偵探,由部首解構漢字的字形,課堂以故事方式學習詞語,有助學生連繫記憶每個字詞的意思。
若讀者有意了解更多幼兒學習漢字的遊戲方法,歡迎聯絡筆者,使用在Facebook網頁「Tangram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Centre」。
(作者為博士、前香港教育大學講師、英國註冊幼兒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