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5年1月, 健康寶鑑

(福杯滿溢) 協助死亡法案的爭議

羅達明

英國下議院11月29日就協助死亡(Assisted Dying)法案激辯5小時,以330票對275票通過二讀,支持讓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的末期病人進行安樂死。該項法案由工黨國會議員利德比特(Kim Leadbeater)提出,賦予不足6個月壽命及年滿18歲的成年絕症病人,可要求在醫療輔助下結束自己的生命,醫生會為病人準備藥物,但須由病人自行服用。被動安樂死在許多國家的某些情況下是合法的。然而,主動安樂死僅有7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化,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在2015年以前陸續通過法案,而加拿大、西班牙及紐西蘭則是在近年陸續通過。瑞士雖然是許多報章媒體時常提及的安樂死地點,但實際上瑞士法制僅可以讓醫生合法輔助自殺,醫生主動干預病患生命的安樂死在當地並不合法。英國協助病人死亡的爭議法案將邁入國會審議階段,若法案最終通過,法律改變仍需數年時間。反對協助死亡的支持者於2024年11月29日在國會外聚集示威。

基督徒可以自殺或安樂死嗎?《聖經》中多處提到人類是上帝的創造,無人有權掌管生命,上帝才是掌管生死的神。提及「賜生命的是耶和華(上帝),收取生命的也是耶和華」(參《約伯記》一章21節);「耶和華使人死,也使人活」,只有上帝才有權把生命取去(參《申命記》三十二章39節);「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章27節)如此看來,自殺死最大的基本錯誤,就是擅取上帝掌管人類的生命的主權,想扮演祂的角色!

《聖經》記載很多人物都被質疑都曾經想自殺,例如先知約拿,上帝吩咐他去尼尼微城,叫尼尼微城的居民悔改,他心想假若居民真的悔過,上帝就不毀滅這個敵人的城池,心中不快並違命遠走他施。上帝就令風浪大作,船隻幾近翻沉,於是水手們各自祈求自已信奉的神,惟有約拿沉睡,於是弄醒約拿,要求他也祈求平安,約拿心知什麼回事,水手們抽籤看誰得罪神明,最後擠出約拿來,約拿惟有坦白告訴他們自己違抗上帝的命令。水手們拼命搖船,試圖平衡船隻,也沒有即時對付約拿,足見水手也重視人的生命,可惜風浪沒有平息。約拿便告訴水手們將他拋下海裡,寧願自殺死去,也不肯聽命於上帝。上帝讓一條大魚吞下約拿三日三夜,讓他嘗嘗苦頭,然後拯救約拿。約拿這才遵命往尼尼微城,尼尼微城真的全城悔改,遠離罪惡,敬畏上帝。惟約拿心中極度不滿上帝的作為。

約拿禱告說:「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走我的性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着更好。」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耶和華上帝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次日黎明,上帝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日頭出來的時候,上帝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上帝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四章3-11節)

這個《聖經》故事,突顯上帝的慈愛和人的執着,約拿寧死也不憐憫他人,也突顯上帝對人們生命的重視,若然選擇協助死亡,每個人生命只有一次,也沒有回頭路,你會珍惜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