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恆
我家在暑期到訪波蘭北部的港口城市格但斯克(Gdańsk),看到的是一座在二戰期間被轟炸得體無完膚的古城再度活出繼往開來的神采。我們首天主要在護城河內的舊城區觀光,五花八門的復古建築展現這個波羅的海大港的昔日風光以及鬧市內眾商戶和居民如何朝氣勃勃地擁抱未來。翌日到舊城的外圍參觀才驚覺昨日感受到的欣欣向榮原來得來不易。
歐洲團結工會中心
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Solidarność)是20世紀末最重要的社會運動。這座特別以鐵鏽外牆為主調的歐洲團結工會中心建於運動的發詳地列寧造船廠並忠實地呈現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來龍去脈。甫進場是船廠工人上班打卡的房間,輕輕地提及東歐不同鐵幕國家的鎮壓事件,包括布拉格之春及柏林圍牆外對逃脫者的射殺。之後便提及1976年波蘭政府對人民因物價飛漲展開的抗議活動所進行的殘酷鎮壓。
工人權益的確認
第二個展區介紹團結工會誕生的過程。1980年8月,船廠的女操作員因參與反政府活動被解僱,引發了大規模的罷工。工潮中,工人領袖華理沙(Lech Wałęsa)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帶領工人堅持鬥爭,最終迫使政府簽署了《格但斯克協議》,促成蘇維埃內首個獨立工會組織。這標誌着團結工會的正式成立。展館中便播出華理沙與政府談判的片斷,也展出當時各國傳媒對此的報道。工會迅速發展壯大,人數接近一千萬。
強權的絕地反擊
好景不常,下一個展館便闡述不甘分享權力的政權在 1981年12月宣佈戒嚴,試圖透過武力鎮壓工會運動。儘管如此,團結工會並未被徹底摧毀,反而在地下繼續活動,積蓄力量。這段艱難時期為人民帶來點點希望的便是在1978年成為教宗的波蘭人約翰保祿二世。當選後他三訪故鄉,演辭中說:「願祢的靈降臨,更新這片土地。」便深深打動波蘭人民,激發了他們對重獲公民權益的渴望,團結信徒,集結力量。
圓桌會議與民主轉型
1989年東歐人對自由的呼聲響徹雲霄,波蘭政府在內外壓力下被迫與團結工會進行談判。下一個展區便仿製當時談判的圓桌,細說當時的政治角力。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決定舉行半自由選舉。這次選舉成為了波蘭政治轉型的起點,資源遠遜執政共黨的團結工會竟在容許參選的百多席中只輸了一席並在同年8月成立聯合政府,標誌着波蘭共產政權的終結。華理沙於翌年當選為總統,展開波蘭的民主轉型。
山河變色
團結工會運動不僅改變了波蘭的歷史進程,也促成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東歐的劇變和蘇聯解體。團結工會的成功不僅在於它爭取了工人的權益,更在於它透過非暴力的方式推動了社會的改變。它向世界展示最嚴酷的打壓也壓不下上帝賦予人類追求自由的意志。最後一個展區也很貼心地展出一幅歐洲地圖,右方一片片代表東歐國家的紅色區塊如何在1989年起逐漸回復原色,當中不少國家如波蘭、捷克及羅馬尼亞已成為歐盟一員。
後記:宗教的力量
上文提及教宗振奮人心的名言,其實他曾兩次說出這句話來鼓勵信徒。第一次是在團結工會成立前的一年,第二次是1987年,即整個工會運動接近瓦解的一年,被多次逮捕的華理沙也是座上客。貴為教宗,他的服務對象當然是上帝而不是任何社會運動或政權,故此他沒有公開呼籲信徒支持團結工會。可是,他巧妙地引用《聖經•加拉太書》六章2節中:「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來說明團結在聖經中的意義與實踐,特別鼓勵年青人要為公平社會擔起應有之義。這便維持了運動互相守望的團結性,堅持到政權沒法挽救經濟崩潰的1989年。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有無數人民秉承團結工會當年的氣魄,繼續與扼殺自由的強權對抗,願他們的山河區塊也能如上述東歐地圖般回復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