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2年5月, 專題

社論: 家庭關愛

白崖

全球在兩年多新冠疫情籠罩下,不僅經濟方面受到嚴重打擊,社會和政治問題亦層出不窮。問題可見於在全城封鎖期間,學校關閉,年輕人被迫長時間屈居家裡,嚴重干擾了他們的正常社交生活,情緒得不到舒緩;2019-2020年畢業的大學學生因求職無門,前景十分黯淡,也引至許多青年人陷入憂鬱;尤其是在英國倫敦的過去一年中,不斷傳出流連街頭的青少年持刀傷人事件,更是叫人感到憂心忡忡。

年輕人本來就會因為成長的不安和茫然,而容易缺乏自信,這兩年的疫情更是他們人生重大的挫折,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破壞。當心理情緒感到無所適從時,家庭的穩定性、來自家人的慰藉,其實是最大的幫助,因為父母賦予的安全感和溫暖,是安定他們起伏浮動的力量。然而,不幸的是在疫情中,許多家庭關係惡化,引致夫妻離婚或分居,造成不少孩童或少年人需承受無比的壓力而心靈受創。

遠在1994年,聯合國就已經發起了「國際家庭年」,探討婚姻家庭破裂的孩子,在「多元繼親家庭」成長下,所形成的社會與價值觀,長期是如何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無疑,這是各國領袖所擔憂的問題。自此,歐洲各國紛紛與民間組織展開一連串研究與行動,深信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誠如新加坡的「重親情,享倫理工委會」說:「家庭重要,是因為家庭帶給人們愛、溫暖和歡愉,家庭是我們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安定人心的錨。雖然家庭是私人事務,但是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果家庭無法提供支持家庭成員的力量,後果會影響整個社會。所以,整個社區都應該支持家庭的建構和穩定。」

基於此,為了改善目前全球的窘境,許多國家政府主張,一切要從強化家庭功能做起。當家庭得着復興,家庭價值再次被高舉,父母願意以家庭生活的保護為第一選擇,而整個社會的健康家庭持續增加時,那就是整個社會獲得重生、恢復安定祥和的時刻,而這一切是需要政府與人民協力,大家同心合意才能立竿見影的。

眾所周知,猶太人自古,從舊約《聖經》時代至今,都是非常注重家庭關係的民族,並且培養出許多對世界極為有影響力的人;如愛因斯坦、西格蒙德、拉斐爾、畢加索等。現代基督教會亦傳承這份使命,相信家庭蒙福是社會安定的鑰匙。在英國的華人教會中亦任重道遠,對幸福的家庭與婚姻生活、家長與親子的關係等,都十分重視,除了設立兒童主日學、青少年團契、夫妻退修、親子講座等之外,甚至有教會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輔導,都是不遺餘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