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2021年5月, 健康寶鑑

(心安家寧) 如何關心自殺者家屬?

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自殺並非是一件罕見的事,甚至有可能隨時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邊。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事件,大部分人都會表現出極度悲傷的情緒和反應,可是,自殺者家屬卻普遍地將哀傷隱藏。在哀傷輔導的理論中,這屬於「被剝奪的哀傷(Disenfranchised Grief)」,即是悲傷不能夠公開表達出來,或不能請求其他人的安慰,因為死亡原因未必會得到體諒,甚至會被批評。中國人普遍認為「家醜不可外揚」,而自殺正正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家屬本來就已經不想多談,尤其在基督教信仰中,自殺更是一件難以啟齒和面對的禁忌話題,以致他們會因強烈自責和羞愧而感到無地自容,甚至是離開教會。《聖經》教導基督徒要「與哀哭的人同哭」,所以我相信有很多人都願意關心自殺者家屬,只是不知從哪裡入手。筆者從事哀傷輔導工作10多年,希望藉此分享一些經驗如何協助他們走出傷痛。

該說什麼才能有效安慰自殺者家屬?

張女士的丈夫因自殺而去世,由於事出突然,她當時的腦海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應做什麼,生活可以算是一片混亂。她表示當時身邊有不少親友說了很多安慰的話,但她完成記不起那些說話的內容。反而是有一位親戚說話不多,每天就只是去她家幫忙煮飯、打掃和帶孩子上學放學,讓她每天都能在家休息。如此狀況維持了大約兩個星期,她開始逐漸接受了丈夫死亡的事實,日常生活的節奏和方向才開始慢慢恢復。即使過了多年,她還清楚記得這位親戚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餐的餸菜都仍有印象。這例子指出,最有效幫助喪親家屬的方法並非在其身邊不斷說鼓勵和安慰的話,因為這些好意她都能夠明白,但關鍵是她未有力量去重新站起來。就正如一個人跌倒了,身邊的人都心急想立刻扶他起來,但其實他都知道要站起來,只不過是太痛了,想在地上多坐一會才慢慢起身。真正有效的幫助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對方每天生活所需,協助他們完成必須要做的工作,好讓他們能專心休息。甚或可以陪伴對方完成想做或需要做的事,以及耐心聆聽他們的感覺和對死者的不捨。

基督徒以什麼的態度去回應和關心自殺者家屬?

本人曾經出席過兩場在殯儀館舉辦的喪禮,兩位死者都是患有精神病的年輕基督徒。在第一場喪禮上,有一位教會代表(我確實不肯定他的身分)在台上這樣說:「我們今天很難過,不單因為我們要送別一位年輕的弟兄,更重要的是根據我們的信仰所說,我們將要被永遠隔絕,因為自殺不是一件上帝所喜悅的事。」之後20多分鐘的分享,內容就不斷圍繞上帝如何要人珍惜生命,不容許自殺,而自殺者將會受到懲罰等等。我在台下越聽越心寒,心想這個人究竟是否知道現在是什麼場合,他的說話真的能夠安慰和造就人?尤其是自殺者的父母和親人,他們會因此而感到平安嗎?

在第二場喪禮上分享的是一位牧師,他說:「我們今天很難過,因為要送別一位年輕的弟兄。雖然他選擇了自行結束生命,此做法在我們的信仰來說很難接受,但我有信心,我們的上帝是一位願意寬恕和憐憫人的上帝,所以無論這位弟兄做了什麼,上帝都會寬恕他,並會眷顧他的靈魂,讓他得安息。」相比起第一位年輕人的父母在講者分享過程中越覺難過,這位死者家屬的表情則明顯較為寬容和平靜。

由於我本身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神學培訓,所以我不懂得評論以上兩位分享者的內容有否神學根據。但我認為若果以懲罰和審判的角度去評論自殺者,以及回應家屬的悲傷,相信很難會讓家屬感到安慰。相反,向他們表明上帝的寬恕和憐憫,才是有效的關心態度。

總結

多年來,我曾見過不少人因著信仰而能夠在喪親的傷痛中得到安慰,並重新得力展開新生活,但確實亦有部分人會因信仰而變得更加痛苦難受。對自殺者家屬而言,親人突然去世已令他們痛不欲生,所以任何批評、說教和過量的建議都只會增添他們的壓力。相反,他們需要我們以最大的包容去盛載其悲傷,以及按著他們的步伐,陪伴在旁,一步步走過陰霾幽谷。